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北派寻龙笔记 > 第50章 白色蜡烛(第1页)

第50章 白色蜡烛(第1页)

说是灯光其实不太恰当。

远看厢房里的光忽明忽暗,更像是蜡烛。

袁大头好不容易从墙上蹭了下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土,说:“老蒯一天一宿没回家,不是在私会小情人吧?”

我说:“去苞米地里私会都比那强。养猪场这么邪性,掏出来不拉拉尿就不错了,谁还有心思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嗯,反正这地方我是待不住了,还是回家躺炕头上舒服。要不……咱们现在就回去?”

“怎么,怕了?你要是就这点胆子的话,不如趁早回去卖bb机得了。咱们这趟来,找老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找藩王李璘的墓,你忘了吗?”

“对对对,掏冥器是最重要的。不回去,咱们坚决不能回去。”

袁大头搓了搓手,点上一支烟。

也不知道是尼古丁的刺激,还是真的颇有感触,袁大头突然感叹了一句:“唉,要我说,老蒯也挺不容易的,之前坑了咱俩五十块钱车费,现在看来也是情有可原……人嘛,活着不就是为了赚钱混口饭吃吗。他没日没夜的来这种地方套野猪,也是难为他了……”

借着袁大头抽烟感慨的时候,我掏出罗盘,口中默念《星海拾遗》,仰头看着天河星象。

这里的视野很开阔,而且农村的夜空比城里的更加清澈,无数星辰清晰可见,唯独那轮明月模糊不清。

罗盘的指针在寒风中微微颤抖,始终没有固定在一个点上。

袁大头说:“你小子是不是得帕金森了?手这么抖,还玩什么罗盘。”

“你懂个屁,这叫上应天宫,下临地势,手掌必须要倾斜一定角度,来调节天地之间微小的误差。”

“你就吹牛逼吧,忽悠我不懂,你说什么是什么。我倒要看看,你最后能不能找到藩王李璘的墓。”

我并没有忽悠袁大头。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说的就是罗盘指针在指南时,会有一定的偏差,而这个偏差又被称为“磁偏角。”

现在的电子罗盘、卫星定位之类的设备,虽然对磁偏角进行了矫正,但是实际用起来,仍然赶不上最原始的罗盘。

我用《星海拾遗》的口诀,结合罗盘分金定穴,必须要让手掌不停倾斜,不停调整,以此来消除磁偏角。

月下荒地,一片苍凉。

我和袁大头站在天地之间,渺小的犹如两只蚍蜉。

罗盘指针还在不停的摆动,随着我不断的微调,指针最终在三个频率上来回跳动。

按照《星海拾遗》的说法,这叫“天门正中,左弦右弓,衣带环水,倒影三重。”

最后的这句“倒影三重”,说的就是罗盘颤抖的指针,好似粼粼波光中的倒影,荡漾摇摆,漂浮不定。

这一现象,说明指针颤抖的范围内,必有大墓。

看来我最开始的判断没错,养猪场下面果然埋着大货。

接下来就要仔细搜索“倒影三重”辐射出的范围,指针在哪里停止摆动,哪里就是古墓的所在。

而那个摇摆不定的范围,指向的正是四合院。

袁大头踩灭了烟头,说:“老蒯这小子有没有可能和我一样,也掉进墓里出不来了。”

“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

我重新把罗盘放回包里,叫上袁大头一起去四合院看看情况。

随着我和袁大头一步步靠近,四合院模糊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可以看到,院子外墙用的全是方形青石,不愧是当年的暴户修建的,用料那是一点都不含糊。

院落的大门早已不知去向,小心起见,我俩在进门之前先关掉了手电,借着朦胧月光,绕过影壁,穿过屏门,来到了外院。

外院正对着二门,过了二门就是内院。

袁大头小声说:“这地方怎么这么复杂,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着一层。”

我说:“人家这叫三进四合院,一进是口字型,二进是日字形,三进是目字形,能不复杂吗?”

“卧槽,果然是有钱人……诶,三条,进来之后我都有点转向了,亮着灯的是哪一间屋子来着?怎么进来之后反而看不到了。”

我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四合院的布置。

内院左边是西厢房,右边是东厢房,长廊环绕连通,正对着的则是正房,正房左右还有两个耳室。

亮灯的那间屋子,应该是左耳室,只有过了西厢房才能看到那间屋子。

我提醒袁大头小心点脚下,院子里破破烂烂什么都有,别踩出什么声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俩蹑手蹑脚进了内院,顺着长廊绕过西厢房。

整座四合院静的出奇,只有风声掠过门缝和破窗,出呜呜的怪声。

“哎呦卧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