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拎着钱袋子出门,就被两个高大的身影拦住了去路。
“你们怎么来了?”
沈庆之定眼一看,是五服内的族弟沈庆虎、沈庆豹。
他爹沈道风出身行伍,论辈分是沈庆之的七叔。
因为是军户出身,生活相对好一点儿。
平日里总是把节省下来的口粮接济给沈庆之家。
“我俩想吃肉。”
“平时我娘做菜都舍不得放菜油,更见不得一点儿荤腥。”
“你知道的,我俩不光有个把子力气,打架也是一把好手,你将来用得上。”
昨天沈庆之给他们家送去的腊肉炒野菜,吃的那叫香喷喷,就连菜汤都没剩下。
从小到大,就没这么痛痛快快的吃过肉,他们就感觉沈庆之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亲戚了。
“行,那以后有我一口干的,就绝不让你们喝稀的。”
沈庆之想要家致富也需要值得信任的帮手,他们也算是双向奔赴。
“那咱们现在去哪?”两兄弟兴奋的直搓手,明显已经迫不及待。
“我去趟县城。”沈庆之顿了顿,“你俩晚上来我家吃肉,咱们一起家致富。”
“好嘞,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
安宿县城,盛记杂货。
看着标价三吊钱一斤的黑糖,沈庆之难免有些蛋疼,都能买十斤羊肉了。
但没办法,糖这东西在古代属于奢侈品了,家里的孩子馋了,最多也就是搞点糖葫芦和麦芽糖。
“掌柜的,黑糖你有多少存货?”沈庆之眼含期待地问道,“我多买,两吊半可还行?”
“小本生意,已经是最低价了。”陆掌柜断然拒绝。
“那我要是买这些呢?”沈庆之伸出两根手指。
“二斤?”
“嗯?”
“二十斤?”
陆掌柜面露犹豫,如果能一次卖出二十斤,确实可以便宜点。
“我要二百斤!”沈庆之严肃认真地说道。
“这位小哥,别乱开玩笑。”陆掌柜惊讶地看着沈庆之。
寻常商贾家,一年也吃不了十斤糖,沈庆之怎么看都不像是有钱人,更不像行商小贩。
“我先买二十斤,明天我会再过来取,直到买完二百斤,如何?”
说话间,沈庆之把袋子里的钱全都倒在柜台上,只留下一贯重新包好。
“原来是我看走眼了。”看着铜钱,陆掌柜眼含歉意拱拱手,“敢问小哥尊姓大名?”
陆掌柜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怕他今天买完,明天就不来了。
“在下沈庆之。”似乎觉得不够,沈庆之又补了一句,“家父沈道正。”
“沈家二房,灵山镇沈童生?恕我眼拙,这就把糖给你包起来。”
沈道正是安宿县教育界的反面教材,几乎是家喻户晓,陆掌柜对他也早有耳闻。
背着黑糖离开,又去市场切了二斤猪肉、买了两颗大白菜,这才出城回灵山镇。
沈庆之自信满满,还清债务、家致富,就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