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这几日,王砚最期盼的,便是自家老师的回信。
他早已派人快马加鞭,将辛稼轩回乡的消息报给了远在京城的老师,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回信却迟迟没有到来。
没有老师的指示,他就像失去了主心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倒是另外一个人,给了他回信。王砚拿起案上那封封蜡的信件,指尖微微颤抖。
他拆开信封,匆匆读了一遍,眉头皱得更紧了。
信上,对方语气急切地问他:“筹备之事进展如何?能否提前动手?”
王砚看着信上的字,心中苦涩不已,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尚需半月,不可提前”
几个字,又仔细封好,让暗卫尽快送出去。
放下笔,王砚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辛府的方向,愁绪像潮水般翻涌而来。
他这几日几乎是连轴转,一边要应付辛稼轩带来的各种“意外”,一边要催促工匠们加快进度,锻造盔甲和武器。
可即便如此,库房里的盔甲依旧差了三成,锋利的长刀也只锻造出了一半。
就凭现在这点准备,想要造反成功,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他在心里盘算着:他们目前能够掌握的军队,只占了湘北总兵力的四成,剩下的六成,要么在其他大族手中,要么是听从朝廷调遣的守军。
一旦起事,那些大族会不会趁机反戈一击?
朝廷的守军又会不会立刻出兵镇压?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一举拿下湘北,实在是难如登天。
可时间,偏偏不站在他们这一边。
王砚想起不久前收到的密报:如今在安南平定叛乱的京营各部,已经快要班师回朝,而他们回京的必经之路,就是湘北。
一旦京营的大军入境,他们这些地方军,哪里还有反抗的余地?
到时候,他们这些年在湘北经营的一切,苦心积攒的兵力、财富,都将化为泡影。
“唉。。。。。”
王砚不由地吐出一口浊气,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着,闷得慌。
他走到案前,将那张地形图重新铺开,目光紧紧地盯着上面的城池标记。
他们能在京营将士到来之前,凭借手中的四成兵力,快夺下湘北的大部分城池,然后稳固后方吗?
这个问题,他问了自己无数遍,却始终得不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他用手指揉了揉胀的太阳穴,强迫自己将纷乱的思绪放空。
现在不是纠结的时候,他必须重新制定计划,要用最快的度、最少的兵力,想尽一切办法将整个湘北牢牢地握在手中。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挥师北上、实现抱负的可能。
窗外的风越来越大,吹得窗棂出“吱呀”的声响,就像他此刻忐忑不安的心,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往哪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