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92章 汉阳乡绅团结起来(第2页)

第292章 汉阳乡绅团结起来(第2页)

以王树坤为的汉阳县乡绅若不练勇对抗北殿,他的这一千七百两白银,与打水漂无异。

只是王树坤年逾花甲,早就过了血气方刚的气盛年纪。祁同麟的激将法对王树坤不奏效。

“让彭贼那厮知难而退,不止有武斗一图,亦可文斗、智斗。”王树坤不紧不慢地说道。

“彭贼不是照顾泥腿子,要给泥腿子田分地么?咱们就让那些汉阳县的泥腿子向彭贼施压,自今日始,咱们把佃租出去的地全都收回来,宁可撂荒,也要让汉阳的泥腿子们无田无地可耕,让他们找彭贼闹去!

只要我们汉阳乡绅团结一心,不让北殿从咱们汉阳征走一粒粮米,届时彭贼无粮养军,还不是要求着咱们帮着纳粮?”

皇权不下县,完粮纳税,素来是地方乡绅们手中的王牌。

也是王树坤敢站上风口浪尖,带头反抗北殿在汉阳城实施《耕者有其地法令》的底气所在。

江夏县开荒要粮,彭刚养军也要粮。

只要不给北殿纳粮。拖到,熬到北殿存粮见底,王树坤不相信彭刚还敢坚持要在汉阳施行他那给泥腿子田的荒唐举策。

王树坤顿了顿,补充说道:“当然,各地乡勇还是要练,以备不时之需。

彭贼手里虽有汉阳的田册,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不让什么劳什子清田队下乡清田造册,我看彭贼拿什么给泥腿子均分田地。”

为保万无一失,王树坤做足了准备。

一面使手段让汉阳本地佃租田地的泥腿子向北殿施压,一面以不纳粮相要挟,最后练勇以防万一,让乡勇对付清田队。

乡勇打不过北殿的正军,但收拾阻挠清田队清田,王树坤觉得还是能够胜任的。

听完王树坤的话,祁同麟面色稍霁。

王树坤愿意牵头对抗彭刚的《耕者有其地法令》,他们祁家出的那些银子,就不算是白白喂了狗。

“王兄所言在理,姜还是老的辣。”高铎觉得王树坤说的也有道理。

汉阳县团练乡勇在战前实力最为强劲之时,在北殿军队面前尚且不堪一击,更不用说现在他们仓促组织起来的乡勇团练。

以武相抗,确为下策。

先不动武,不彻底撕破脸,拿捏住北殿粮饷来源的这根软肋,迫使彭刚服软,等待官军收复汉阳,不失为良策。

“既然诸位信得过我老朽,推举老朽为头人,老朽定不负诸位所望,为汉阳乡民谋福祉。

可老朽丑话说在前头,抗彭贼《耕者有其地法令》之策,关乎我们各家各族生死存亡,荣损与共,我们各家需得共进共退。

若谁私下贪图小利,与碰贼暗通款曲,莫怪我王某不念往日情谊,下场有如此盏!”

言毕,王树坤起身,于众目睽睽之下狠力将面前的瓷茶盏重重地甩在王家祠堂的地砖上。

伴着一声清脆的碎响,瓷茶盏立时四分五裂。

散会后,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王树坤没有闲着。

他一面派出人手联络汉川、黄陂、孝感、沔阳州这些汉阳府其他州县的幸存乡绅,试图联合全府乡绅对抗彭刚《耕者有其地法令》,希望能够获得本府其他州县乡绅的支援。

一面派人搜罗北殿在汉阳府的驻军情报,联络周遭地区,尤其是湖南的清廷官军,表示本地乡绅愿意与官军里应外合,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将北殿势力彻底逐出汉阳府。

毕竟官军克复汉阳,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届时莫要说不割肉分田地给汉阳的泥腿子们,北殿吃汉阳府大户所获之膏腴田地,还不是他们这些本地乡绅的囊中之物?

思及于此,王树坤愈期望清廷的官军能早日克复汉阳府,让汉阳府士民再次沐浴大清皇帝的浩荡皇恩。

江夏县均分田地进入尾声,刘蓉也有出山主持行政学堂之意。

双喜临门的左宗棠心情大好,回到前街的住处收拾了他在主持江夏县清田工作期间,顺道绘制的江夏县精确舆图来见彭刚,为彭刚献礼。

彭刚和他一样,重舆地之学,一定会很喜欢这份礼物。

左宗棠住在衙署遍布的武昌城前街。

北殿入主武昌城后,为节省开支,没有大兴土木新建衙署,仍旧沿用清廷旧有的衙署,只是在旧有的衙署上换了块牌匾办公。

为方便办公,北殿的军政要员,基本上都被安置在了前街附近的宅院。

左宗棠拿上江夏县舆图,骑上彭刚赏赐给他坐骑,还没走出几步,左宗棠便撞见穿着青色圆领大袖衫,头顶乌纱帽,骑马从北王府方向而来的新任江夏县知县郭崑焘。

“仲毅!”左宗棠朝郭崑焘喊道。

彭刚自己几乎不坐轿,喜欢骑马出行。

给北殿有功的军政要员赏赐坐骑马具,是北殿高规格的赏赐。

上行下效之下,也为了炫耀北王的赏赐,北殿的军政官员也更喜欢骑马或者乘坐马车牛车出行,鲜有坐轿者。

“原来是季高。”满腹心事,满脸忧愁的郭崑焘抬起头,见喊他名字的是左宗棠,抬手向左宗棠拱了拱手。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