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87章 均分田地山塘(第3页)

第287章 均分田地山塘(第3页)

广西的北殿老人,尤其是浔州府的老人,可是实打实的与异性家属分别了快两年。

彭刚也将安置在女营,交由苏三娘、邱二嫂照顾的妹妹彭敏接回了北王府内宅。

废除男女别营令的同时,成立农务总会,农会信用社并江夏县分会、分社的榜文相继布。

北殿人员,乃至未入殿的江夏县农民,都对接下来的均分田地山塘充满期待。

农务总会的总理事萧国英已经放出消息,凡归乡务农的江夏县农民。

无论自耕农、佃农、雇农皆可按照北殿人员一半的标准,也就是每人五亩中田的标准分得田地,也有加入农会成为会员的资格。

十一月十五。

彭刚正式任命郭崑焘为江夏县知县,署理江夏县政务。

同时改房设科,抽调湖南诸生和三期学员成立江夏县的政府班子。

取消吏房,代之以民政科,综合管理县政,部分承接了原吏房人事、文书的职能,加增户籍管理、救济等职能。

取消户房,代之以财政科,负责本县田赋、捐税、会计、出纳等财政事务。

取消礼房,代之以劝学科,专司本县教育扫盲工作。

取消工房,代之以劝业科,专司本县公共工程、劝课农桑相关诸事。

取消兵房和刑房,代之以治安队,专司本县治安,江夏县治安队从轻伤退役的老兵、预备役中抽调人员组建。

和清廷不同,清廷各房主官皆为本地豪强充任的胥吏。

北殿县级四科一队的主官,为彭刚亲自任命的正儿八经的官员,若考核成绩优良,有机会晋升县令。

十一月二十。

江夏县田地清丈完毕,草册已成,彭刚下令在江夏县正式执行耕者有其地法令,为部分北殿成员以及仍在江夏县,愿意务农的农民均分田地山塘。

次日清晨,武昌城城东的宾阳门外。

凝在枯草尖上寒霜还未化成水珠,宾阳门附近早已人声鼎沸。

黑压压的人群挤满了宾阳门外的空地。

烧炭工、矿工、佃农、长工短工、艇户疍民出身北殿人员穿着交领土衣翘以盼的看向宾阳门城楼,等待着他们的领袖现身。

城楼上立着一面显眼的杏黄色北王大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旗上苍劲有力的“太平天国北王彭”七字如刀劈斧凿。

于万众瞩目之中,彭刚走上城楼现身于北王旗下。

彭刚仍旧穿着靛蓝色圆领棉袍,和往常无异,唯一的区别是为了庆祝今天这一大好日子,他特意换了件新袍子。

彭刚扶着城垛,望着城下一眼望不到头,从广西、湖南追随他到武昌的北殿成员,不禁胸襟激荡,豪情冲天。

三年多之前,他还是广西群山中一个籍籍无名的烧炭工炭头。

如今他已是掌握数万强军的一方豪强。

“父老兄弟们!”彭刚面对一眼望不都的人群朗声开口,声音不高,却压过了城下的骚动,带着广西口音的官话清晰传入前排北殿成员的耳中。

“赖前线将士与诸位齐心协力,武昌、汉阳、黄州、岳州四府光复!我们这脚下的田土,不再姓爱新觉罗,也不再姓哪个老爷,是诸位兄弟们用命搏出来的活命衣食!

我曾向诸位许诺凡追随我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让天下人人人有田可耕,衣食饱暖,今日在此兑现昔日的承诺!”

城楼下寂静无声,北殿成员茫然的目光中透着兴奋与不可思议,他们抬头看向城头那位伟岸的身影,攥紧了冻裂的手。

他们中的多数人租田种了几辈子,田是东家的,命是东家的,欠下的印子钱更是祖祖辈辈都不清的。

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地,自食其力,过上饱暖日子,一直是他们不可望亦不可即的梦想。

如今终于能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地了?

不少北殿成员都觉得自己在做梦,忍不住猛掐自己。

真真切切的痛感告诉他们,确实是真的。

田地,他们终于拥有了属于他们的田地。

“开箱!”

彭刚一挥手,打破沉寂。

几个穿着靛蓝色交领军衣北殿教导营的将士抬上数口樟木箱。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