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87章 均分田地山塘(第2页)

第287章 均分田地山塘(第2页)

会务规程:

常会:每年二月、八月集议,由地方官临会训谕。

特会:遇灾荒、虫害、粮价骤变等事,由总理禀辖地地方官召集。

议决:会务以会董过半数赞同为定,争议事项禀地方官裁断。

待众人看过听过两份章程,彭刚让他们有疑问,有完善章程建议的,当场提出来。

“军中多有单身未有家室者,尤其是学堂里出来的军官,多未成家,给他们分了田地,无人耕种怎么办?”萧国英问道。

部分左军士卒,大部分左军军官目下,尤其是学堂里出来的高级军官,基本都打着光棍。

比如萧国英的儿子萧茂灵,就没有成婚,这些人目前都在军中服役,即使分给田地,也无人耕种。

“战俘营有战俘,可雇战俘,让改造过的战俘耕种。”彭刚略一思忖,说道。

战俘营还有大量的清军俘虏,仅岳州府破清军大营一战,太平军就俘虏了四千六百余人。

秦日纲、韦志俊嫌带清军俘虏行军太麻烦,这些俘虏都留给了北殿。

湖南的清军兵勇多为清军精锐,大部分都是青壮汉子,优质的精壮劳动力。

湖北人口稠密,彭刚只愁田地不多,不愁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种地。

“可还有其他异议?”彭刚环视众人,问道。

“农会信用社的司理、司库、司账等人员皆需要能写会算,圣库倒是能够抽的出人手,不过抽调的人多了,必然会影响到圣库这边的工作。”彭毅说出了他担忧。

北殿对文化人相对友好,前来投效的中小知识分子是各殿之中最多的。

饶是如此,也架不住北殿规模大。

圣库的管理人员,包括北殿学堂里培训的、税警营的、广西、湖南投奔北殿的小知识分子在内,也只是堪堪够用而已。

成立农会信用社,所要的人员不是两三个,抽调多了,难免会影响到北殿的正常工作。

前番陈兴旺从税警营带走一个连到汉口整肃汉口的商税,已经加大了圣库的工作强度。

“在广西的时候,东王不是送了二十四名苍梧女子么?这些女子皆能写会算,还有好几个会管账的商贾之女,给圣库办农会信用社正合适。”彭刚绞尽脑汁思索了一番,想起了杨秀清在广西原本送给他当北王妃的二十四名苍梧女子。

这些苍梧大户人家的女子本来文化底子就好,在女营的近两年时间里由彭敏教授他们算术,不少人的文化水平比三期学堂的学员还高。

彭刚正打算在分田地之时取消执行了近两年的男女别营之令。

将他们安置到农会信用社正合适。

“可她们毕竟是女子,还是有姿色的妙龄女子,让她们到农会信用社办差,合适么?”彭毅迟疑道。

“妙龄女子还不好?有她们在农会信社当台柱子,农闲时那些大老爷们巴不得找机会往农会信用社跑,人来人往多了,还愁农会信用社办不起来?”彭刚笑道。

所有人都没有异议后,彭刚宣布散会,单独留下了萧国英谈话。

萧国英请示道:“殿下有何吩咐?”

“分田地山塘之时,清田队的那些湖南诸生和三期学员也会在,组织民众制作些锦旗,备些吃食,当面向他们致谢。”

江夏清田队办事得力,彭刚决定奖励一下清田队,满足一下清田队成员的情绪价值。

这些愿意冒险举家来投北殿的湖南诸生,家世谈不上大富大贵,但在家乡衣食饱暖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来投彭刚有受到左宗棠、王佺感召之故,对现状不满,想有所作为,有追求的人,亦不在少数。

彭刚需要给这些年轻的湖南诸生一些清廷给不了他们的东西,满足他们的情绪价值,将他们牢牢绑定在自己身边。

“我这便回去准备。”萧国英意会,点点头说道。

萧国英离开后,彭刚用中英双语写下一份采买军火的信件和清单。

让跑商出身的唐正才往上海走一趟,联络西洋军火贩子采买军火和机器。

清廷在长江的水营羸弱不堪战,目下从巴陵到江宁的长江水道全部都在太平军的控制之下,长江航道畅通,将沿海的军火物资输送到武汉三镇不存在阻碍,正是采买军火的良机。

1851年十一月初五。

彭刚正式布榜文废除了执行了近两年的男女别营之令,许北殿人员以家庭为单位团聚,同居一处。

为接下来的均分田地,恢复生产作准备。

榜文一经布,夫妻、兄弟姐妹、父女母子相拥而泣。

其中从广西就追随彭刚的北殿老人情绪最为激动。

湖南地区加入北殿的人员与家人分别最长也没过一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