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一转,见到孙承宗等人一脸期待,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
“这大都督府,乃是独立幕府。我已经拟定了属官名单,都是新官职。你们是想在大都督府任职呢,还是愿在内阁、六部入职?”
孙承宗赶紧道:“在下愿意去大都督府。”
朱寅点头,“好!稚绳是大才,文武兼备,就授予你为大都督府长史,这是新官职,正五品!”
孙承宗喜形于色,“谢主公信重!”
这一介白衣,一下子就成为正五品的长史啊。就算中了进士,升官也没有这么快。
高攀龙也不甘落后的说道:“在下愿意去礼部。这文教大事,在下最感兴趣。”
朱寅一挥手,“好!你去礼部当个郎中吧,也是正五品!”
高攀龙不禁有些激动,“谢主公!”
庄姝赶紧给冯梦龙使个眼色,冯梦龙想起娘子的话,说道:
“主公,我不想去其他地方,只想在主公身边当个幕僚,赞画左右,代笔麾下,愿为一介翰墨之臣。”
“哈哈哈!”朱寅不禁大笑,“犹龙这是心里话么?”
冯梦龙正色道:“正是属下肺腑之言。”
朱寅也不点破,笑道:“那你就在我身边当幕僚吧。”
庄姝闻言,顿时松了口气。她感觉到,留在朱寅身边,和朱寅保持最近的距离,眼下比什么官职都强。
比起大都督府、内阁、六部的官职,朱寅的信任和亲近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她自信没有看错。
朱寅回到富丽堂皇的后院,当即举行晚宴,宴请家臣等人,也庆祝大功告成!
…
信王在南京称帝的消息虽然风一般传播,暂时却只能在南方传播,一时无法过江。
因为朱寅早就准备。为了延缓北京闻变的时间,靖海军的舰队封锁了扬子江。虎牙也全力封锁消息传往北京。
以至于信王称帝三天后,南京都开始举办登基大典,江西、浙江等省都知道了,可和南京仅仅一江之隔的扬州府,都没有收到“奉天靖难”的消息。
朱寅急需要时间,在北京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抢先稳定南方局势。
估计等万历收到消息,怎么也要到七月上旬之后。
南直隶在江南地区的州府、卫所,全部被控制。后世的苏南、皖南、上海,第一时间拥戴南京朝廷。
原本清闲的南京整套班子,六部、都察院、诸寺司、翰林院、司礼监、锦衣卫等衙门,再次像迁都北京前那样忙碌起来。
南京的官员本来大多是失势朝臣,来南京算是配。其中很多人都是这几年国本之争的失败者,本就拥护皇长子。此时他们一扫坐冷板凳的闲散,立刻打了鸡血一般振作起来。
南京本就是一整套完整的班子,刚刚建立的南京朝廷,立刻高运转。
信王称帝当天,祭祀孝陵之后,朱寅第一件事就以新帝的名义,用新雕刻的玉玺,颁布诏书给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九省,用南京兵部的名义六百里加急,要求九省拥护南京新朝,脱离北京朝廷。
与此同时,令早就集结在三地的一万武装商团,一分为三。三千人助熊廷弼守滁州,三千人助毛文龙守淮安,四千人助曹文诏守襄阳。
短短几天之内,朱寅就以摄政太傅的名义,颁布了几十道诏书,涉及到方方面面,都是为了稳定人心、掌控局势的旨意,并不涉及变法维新。
仗着兵权在手,轻而易举的,他就彻底掌控了南京朝廷的大权。内阁、吏部,以及新恢复的大都督府,朱寅一把抓。司礼监掌印太监宗钦,当然唯他马是瞻。
大明开国二百余年,没有哪个臣子,比他权势更大。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南方到底有几个省,哪几个省,会臣服南京朝廷的号令!
南京新朝的初始疆域有多大,答案很快就要揭晓了。
到那时,万历也收到了南京的消息。
那么,拜金帝会不会无能狂怒呢?
好期待啊。
…
ps:66oo字的章节。下一章肯定是大家想看的,哈哈!蟹蟹,晚安。月票榜就靠大家啦,求月票,书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