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嫡明 > 第394章 海瑞抬棺入京(第2页)

第394章 海瑞抬棺入京(第2页)

宁采薇心平气和的临摹完一遍,这才放下笔,揉揉手腕道:“好了红袖,你可以说了。”随即站起来,倚靠在罗汉床上。

“是。”身穿白绢对衿衫、画褶子裙的顾红袖手持一个册簿走进来,直接坐在书案前的杌子上,打开册簿说道:

“秦商、晋商在湘子庙街的茶马、布匹生意,前几年每年过八十万两。今年前三月,将近三十万两了…”

“等等。”宁采薇立刻坐起来,“怎么会这么多?前三月不该有近三十万两的生意,一定有问题。”

顾红袖说道:“的确有问题,因为几个月以来,湘子庙街的生意,多了一个大宗,主要是铁锅。但其中内情,就不得而知了。”

宁采薇蛾眉微蹙,忽然喊道:“康乾!”

“夫人!”康乾立刻来到堂前,“请夫人示下。”

宁采薇道:“你传达我的话,让虎牙好好查查湘子庙街的铁锅生意,那么多的铁锅,都卖给谁了?铁锅,可是朝廷管制出境的货物。”

“是!”康乾立刻领命退下。

顾红袖继续说道:“大学习巷化觉巷清真寺的西域回商,运输玉石、香料骆驼队,每年有一千二百多峰,交易最少也有三十万两。”

“西域色目侨民,全城过三千人,大多都是胡商。”

“鼓楼、钟楼西北大街的牲畜、皮毛等西域货物,每年也有四五十万两。南院门市的广场,文房四宝、书籍加药材生意,每年交易二十多万两。”

“东关长乐坊的粮市,漕粮交易每年十五万两以上。茶马司在西门瓮城内的马匹交易,每年一万两千多匹…”

“北院门夜集、巡按察院东西街,小吃、灯彩、日用百货等生意,每年大概十八万两的交易…”

“…全部加起来,西安城的大宗生意每年大概是二百三十万两白银的盘子,占了陕西的三成。”

“这其中,咱们一家的生意在西安城占了两成,整个西北咱们占了差不多一成。其余的大头,是秦商、晋商、胡商、徽商等瓜分。”

“这其中,又是秦商为主,占了陕西盘子的一半,每年四百万两左右的交易。秦商里头,又属张氏、周氏、温氏三家最是本钱雄厚。他们哪一家的生意,在西北都不比我们差。”

“这几家在江南、湖广、中原也都有生意。比如周氏的秦布就畅销江南,每年仅在江南一地就销售四十万匹。”

“三原温氏,垄断了甘州、肃州等地的茶马互市,垄断茶引一万两千道。”

“张氏垄断了西北和四川的军需,还组建了两千人的商镖营,张氏的镖旗官府都认。”

“这三家都是劣迹斑斑。泾阳周氏有棉田九万亩,占了泾阳县田地的三成。这倒没什么,可周氏数次趁关中旱灾,低价收地植棉,又放印子钱,搞得很多人倾家荡产,然后卖身为奴被周氏奴役。周氏的靠山就是秦王府,当家夫人周莹,就是秦王世子妃的姐姐。”

“张氏是走私,借土默特部通道向蒙古各部输送铁锅,这是公开的秘密了,按律早该绳之以法,可张氏却稳如泰山。张氏的靠山也是秦王府,和秦王府是表亲。”

“温氏的靠山还是秦王府,是秦王的姻亲。这三家最大的秦商,都是秦王府一系的巨贾。”

宁采薇听完最新的汇报,眼睛微眯的说道:“江南和闽粤的生意水泼不进,我们都能拿下两成。我就不信,如今秦王府都倒台了,西北的生意我拿不下两成。”

“先不急,他们没了靠山,其他人会先动手的。等到他们走投无路,我们再出手不迟。西北的生意今年我要占三成!谁阻拦咱的计划,咱就让谁破产。”

“放出风去,就说我这个状元娘子、江宁侯夫人,将于本月十九,举办数百年未有的曲江夜宴,接到请柬的商道同仁,都可以参加夜宴,共商大事!”

宁采薇话刚说完,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薇姨又要做大事了,好的很。”

话未落音,英姿飒爽的丁红缨就走了进来,后面跟着猫步优雅的吴忧。

丁红缨端起一杯凉茶一口气喝干,然后取出一颗蜡丸,“薇姨,这是南方收到的情报。”

宁采薇打开一看,顿时神色微变。

“海瑞老爹北上了。”宁采薇说道,“他听到了皇帝派大肆太监四处敛财、重用厂卫镇压百官、三王并封等事,一怒之下不顾八十岁高龄,离开琼州北上了。”

“他是抬棺北上,如今已经到了南京!”

“什么?”丁红缨等人都是神色惊讶。

八十岁高龄,已经致仕几年的海瑞,愤而抬棺北上?

宁采薇叹息一声,“你虎叔在高丽抗倭,管不了这种事,只能我来管了。传我的话,立刻派人一路关照,好好周全海老爹!”

“红缨,此事你亲自安排去办,我去田府告诉姑父。”

……

海瑞北上进京!

消息传来,整个南京都轰动了。

原来,二月中旬的时候,京中之事就被海商传到琼崖,正在琼崖暗度晚年的海瑞闻之,怒不可遏。

陛下昏聩!宰辅无能!

居然派出三十六道太监为祸天下!黎民百姓何其无辜!从今以后,盛世不再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