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寅听到徐渭的话,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其实,他已经在准备吞并高丽的计划了。第一步,就是收买高丽残破的民心,想方设法瓦解李氏和高丽王廷的人心。
通过这次国难,引导高丽人仇恨王廷,组织、资助、控制反抗王廷的义军,和王廷对着干,让高丽陷入四分五裂,彻底终结李氏的气数。
虎牙已经找到了王氏高丽的王室后裔。其实王氏嫡脉两百年前就被李成桂斩草除根,虎牙找到的只是王氏的远支,到底是不是都不知道,可那还重要吗?
等到时机成熟,大明再出面收拾残局。不仅仅是要恢复汉四郡的故土,而是彻底吞并整个高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作为后世来的穿越者,朱寅当然清楚半岛的重要性。他要是再以“土地贫瘠、耕地不足”这种理由放弃高丽,那就是个大冤种。
一块土地重不重要,只看耕地面积?
这是腐儒思维。
一块土地重不重要,战略位置、出海口、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方面都不看,就看耕地?
高丽半岛有丰富的矿藏,连通东北大陆深处的出海口,战略上西控日本,东控辽东,是东亚大陆探入太平洋的一只巨锚,位置十分紧要。
眼下已经到了海洋时代,高丽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
高丽的森林资源也比山河四省加起来都多,海洋资源比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四省加起来都多。
更别说,高丽半岛的耕地虽然不多,却过浙江、福建、贵州、甘肃等省,其实也不少了,就看和谁比。总不能和东北、中原、关中相比吧?
一个在封建农业时代能养活千万人口的地方,能有多贫瘠?
所以这块地,朱寅只要有机会,就必须吞下去。
很多准备工作,他已经安排虎牙秘密进行了。站在广大高丽百姓的角度上考虑,变成大明子民也更有好处。受到两班贵族欺压的平民和贱民肯定会更好过,没有好处的只有贵族王室。
这是公。朱寅还有私利。
采薇第二封信中,提到了控制高丽商业的计划。采薇的商业嗅觉十分敏锐,倭寇毁灭了原本势力不弱的高丽松商、湾商,正是乘虚而入、布局垄断的大好良机,她怎么会放过?
高丽之战还没有打完,她在信中就提出要插手高丽的人参、采珠、煤矿、硫磺、木料、渔场、钱庄等赚钱生意。
她已经派出宁寅商社的骨干,以高丽海商的名义,带着大量现银,来高丽捡漏来了。算起来,她派到高丽来的那群人也快到了。
手段无非是以高丽商人的名义,收买贿赂高丽大臣,骗取高丽王的信任,低价承接生意。
这就是朱寅在高丽的私利了。
除此之外,他作为高丽经略使,没有拿朝鲜的一针一线,反而以大明和自己的名义,赈济高丽难民,收买高丽民心。
宁寅商社一旦垄断了高丽的商业命脉,就不仅仅是做生意那么简单了,还会和虎牙相互配合,成为颠覆高丽王廷的幕后推手,消除吞并高丽的障碍。
这么看来,其实采薇在高丽的生意最终也不是私利,说到底还是为了大明,为了华夏。
想到这里,朱寅不禁想起宁采薇。这女人拿了秦王府的钱,身家肯定是天下排名前几的存在了。
她眼下在关中干什么呢?是不是正在对付那些秦商?
朱寅的思绪飞到遥远的关中,仿佛看到了汉唐的天下长安,看到了商队络绎的丝绸之路,看到了灞桥的春风杨柳。
………
四月的关中,风光如画。西安城中瓦舍清新,西安城外绿意如云,柳絮如雪。
湘子庙街的宁寅商馆信契堂之内,宁采薇正端在窗台前,心无旁骛的练习书法。
却是在临摹卫夫人的《名姬帖》,一笔簪花小楷,已经很有火候了,写起来十分秀丽端庄。
宁采薇身穿一袭提花纱罗齐胸襦裙,头上只用红头绳纨一个简单的圆髻,显得既清爽利落又秀美明艳。
少女聚精会神的十分专注,一双妙目凝视笔端,精致的鼻翼微微见汗。
这些年,她每天雷打不动的抽时间习书、练琴,书法和琴技已经过了庄妍、唐蓉等书香女子,后来居上了。
秦王府覆没一个多月了,朝廷的处置诏书还没有传到关中,但她已经提前一步收到了消息。
皇帝对西安囬乱、失陷亲藩十分震怒,但因为西安镇守太监徐贵送了银子进宫,囬部又被及时镇压,党伏诛,加上又是秦王自己酿成了囬部叛乱,所以拜金帝并没有处罚徐贵等人,而是下旨切责。
上谕严令通缉囬部余党,追回秦王府的金银。
可见皇帝十分在意秦王府的金银,不愧拜金帝的美名。
张鲸掌握的厂卫,都派人来关中追查秦王金银了。好在马守应等囬部残部背着劫走金银的黑锅,早就逃出了关中。
以马守应的精明,厂卫很难抓到他了。一日抓不到,他就是背锅侠和挡箭牌。
她做的天衣无缝,谁也不知道秦王府的千万财富,就在她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