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嫡明 > 第386章 横空出世的大吐蕃国(第2页)

第386章 横空出世的大吐蕃国(第2页)

“主公。”徐渭低声对朱寅道,“倭寇俘虏仍然不可小觑啊。要不要都杀了?”

这么多倭寇俘虏,他还是不放心。

朱寅微微一笑:“先生放心便是,很快他们就会被打乱分散,分批押解回国当官奴。除了给清尘的医学院使用,还要修黄河、干苦力。几年之后,没有多少俘虏能活下来。全部杀了可惜,毕竟能当牲口用嘛。”

当下大军押着四万多俘虏回到义州城,接着又将俘虏的编制打乱,上千人一队,分开关押起来。

当天晚上,撞墙自杀的俘虏,就有数百人之多。可是更多的人,却都老老实实。

明军将领们都感到惊讶,日军在战场上是硬骨头,为何一旦投降了,就又是这幅德性?

朱寅却是知道,日本自古都是畏威而不怀德。你武力上压不过它就极其嚣张。一旦真的被你制服,他们信念崩溃,就又像一条狗。

这是因为,倭寇的是非观淡薄,强弱观念却深入骨髓。

后世如此,古代也如此。

随着小西行长的数万倭寇投降,日军在义州损失了十多万人,高丽日军的总兵力,跌破了十万,满打满算只剩九万了。

朱寅和戚继光进入高丽也就一个月的工夫,就干掉了过一半的日军,可谓攻势如虎。

谁都知道,高丽之战已经奠定胜局,没有悬念了。

接下来就是南下,在安州和剩下的日军决战!

……

解决了小西行长,朱寅等人又纷纷上书奏捷,这也是必须走的程序。

朱寅和戚继光等人通气之后,都在奏疏之中,建议朝廷怎么使用日军俘虏。

无非是打散之后贬为官奴,然后承担繁重的劳役,其实就是当牲口来用。

高丽王李昖再次来见朱寅,请求朱寅下令,将几万日军俘虏全部斩杀,以绝后患。

当然又被朱寅拒绝。

李昖愤愤不平,又来找巡按御史钱世祯。

“钱相公,这次上书,可弹劾朱寅了?”高丽王神色期待的问道,“钱相公是巡按御史,位高权重,天子见了相公的劾章,一定不会无动于衷啊。”

“殿下急什么?”钱世祯冷笑,“下官自然会弹劾他,可不是眼下!”

“眼下高丽还在抗倭,南边还有近十万倭寇大军,仗还没打完呢,这时弹劾他,还要不要大局了?”

李昖很是郁闷的说道:“倭寇连续大败,军心萎靡,已经大势已去,不堪一击了。就是天朝换帅,随便派个人来替换朱寅,也能大获全胜啊。”

“这么大的功劳,也该分润一些给别人了。”

钱世祯摇摇头,看着李昖的目光带着一丝鄙夷,“这么大的仗,关系贵国生死存亡,殿下就说的这么轻巧?”

“朱稚虎虽然跋扈,独断专行,可他的确善于用兵。他在高丽,谁不放心?我都放心。可要是把他换了,你敢保证倭寇不会翻盘?到时候,殿下又该怎么说?殿下身为一国之君,难道不知轻重缓急?”

李昖涨红了脸,只能悻悻而去,心中将钱世祯又骂了一遍。

……

经略幕府之中已经夜深了,康熙又带来了几分情报。

其中一份是宫里的情报。眼下义州大捷的战报还没有传到北京,朝廷当然还不知道高丽战事。

这情报和捷报带来的效应无关。

而是有人在传播一个民谣,说是:

“江东虎,文又武,借的双翼不可缚,岁在丁酉噬其主。”

这个民谣十分恶毒,只差没有明说朱寅野心勃勃了。

谁特么这么缺德啊?

老子在高丽打仗,你们在京城造谣诽谤,唯恐天下不乱?

虎牙查出,这恶毒的“民谣”居然不是郑氏等政敌搞出来的,而是某些大商人、大豪绅搞出来的,幕后具体是谁主使,暂时还不知道,目前还在查。

虎牙分析,他们是看中了宁采薇的生意。这些年,宁寅商社触动了很多权贵的利益,可是宁采薇有自己罩着,他们无可奈何,只能利用皇帝的忌惮,造谣自己会谋反。

自己倒了,他们就能瓜分宁采薇的生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