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行长虽然率军奉诏降明,可他是商人出身的大名,当然是有条件的。
沈惟敬作为中间人,口头传达了小西行长的条件。小西表示:
他可以缴械卸甲,这也是最基本的。可是他希望缴械卸甲之后,全军被送回日本。
并且,以三折价格贱卖武器、盔甲、战马的名义,要求明军给付货款白银三十万两。
拨付军粮五万石,作为回国路上食用。
同时小西还要求,旗本武士以上的日军,可以保留自己的武士佩刀。
朱寅听到小西的条件,当场就笑了出来。这家伙以为打仗是做生意?还讨价还价了。
想屁吃呢。
“沈惟敬。”朱寅直接说道,“这几个条件,我一个也不答应。要么他就不投降,被大明天兵全部斩杀,他本人要囚送北京,和岛津、加藤等人一个下场。”
“要么,他就必须无条件投降,没有任何条件。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俘虏的待遇。”
“我只给他半个时辰的考虑。半个时辰一到,就是决战之时。到时就是他想无条件投降,那也迟了。”
沈惟敬笑道:“好,在下这就去告诉小西行长,经略相公真是痛快。相公放心,倭寇大军的士气已经完了,小西行长被困在黄檀林,穷途末路,根本没有资格和我们谈条件。”
沈惟敬回到日军营地,对小西行长说道:“大明不同意阁下的任何要求,明言必须无条件投降,只给半个时辰考虑。半个时辰之后,就起决战攻击了。”
小西行长颓然坐在马扎上,月代头上满是汗水。他瞪着一双蛤蟆眼,万分不甘的说道:
“就没有任何转圜余地么?我军可是有四万五千多人,还是一支完整的大军。难道争取不到一点条件?”
“生意不是这么做的呀!”
沈惟敬冷笑道:“阁下,这不是生意,这是打仗!朱寅不是个生意人,他是个心如铁石,杀伐果断的少年权贵。阁下不投降,他大不了多费点力气,多死一些明军将士,可功劳丝毫少不了。他为何要答应阁下的条件?”
“朱寅是大明妇孺皆知的星君转世,千古奇才。他十二岁就连中三元,十五岁率领大军平定蒙古人的叛乱,十六岁封侯,如今又率军十几万大军,钦命高丽经略使,这种现世神明一般的人物,会和阁下做生意吗?”
沈惟敬老神在在的喝了一杯茶,翘着腿继续说道:
“阁下投降,虽然免不得当俘虏,可命运总比岛津义弘、加藤清正他们强。他们几个,如今可谓生不如死,自杀而不可得。阁下就算不顾及几万部下的性命,总该爱惜一下自己。”
“实不相瞒,日本没有什么前途了。我这次入明军大营,很多将领为了军功,都盼着渡海征服日本,攻灭贵国。”
“日本已经再次分裂,天皇和朝廷都在大明手里,高丽的日军被切断了海路。到了这一步,孤悬海外的高丽日军其实大势已去,南边的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立花宗茂等人,加起来都不到十万兵马,迟早会全部覆没。”
“等到二十万高丽日军全部完了,元气大伤的日本还剩多少可战之兵?分裂的日本,还能挡住大明的跨海远征么?蒙元做不到的事,大明未必做不到。”
“在下个人推测,几年之内,大明必然征日。到那时,日本将不复存在,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也会沦为阶下囚。”
“与其那时当俘虏,不如眼下就痛痛快快的降明,或许还能换来一个出路,不说荣华富贵,起码能自由自在。以阁下的本事,再成巨富大贾也不难。”
安东尼奥也画着十字架说道:“主公,主的仁慈告诉我们,不能进行毫无意义的抵抗,白白葬送士兵们的性命。我深知主公作为武士的荣誉和勇敢,可是主公为了几万人的生命而投降,却是更大的勇气和担当。”
他单膝跪下,郑重的行了一个骑士礼,用虔诚的语调说道:
“主公已经尽到了一个将军的最大责任,无愧贵族的荣耀了。我建议主公,还是体面的投降。”
小西行长来回踱步,脸色越来越苦涩,还差一点被地上的树根扳倒。
忽然他脚步一停,身子一转,右手一劈,带着哭腔说道:“传我军令,无条件投降!”
他已经没有了侥幸之心,再也不敢提任何条件了。
……
小西行长率领全军奉诏降明的消息传出,明军欢声雷动,更是军心振奋。
四万五千多日军投降,等于被全歼了,明军再次大胜,而且明军没有损失。否则的话,若是倭寇顽抗到底,明军最少也要付出几千将士的代价。
朱寅接到投降书,当即和戚继光召开军议,接受日军投降。朱寅回书通牒日军,立刻卸甲、缴械、纳旗、献马,然后排队归降。
小西行长等人肝胆寸断,可迫于形势只能乖乖照办。
四万多倭寇一起卸甲缴械,解除武装后老老实实的出了黄檀林。小西行长亲自来到明军大纛前,代表日军献上了战旗和太刀。
因为小西行长是主动投降,待遇比岛津、加藤等人要好。只是被人严格看守,但没有捆绑。
随即,明军押着日军,迤逦往义州城而去。一路上,很多日军俘虏都是嚎啕大哭,一时间哭声震天。
然而诡异的是,虽然俘虏们一起哭泣,可是他们的秩序又很好,行进的队形仍然整齐,甚至各级将领仍然在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