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采薇先看到的是黄金的最新账目。
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二十五万两千三百零五两!”
仅仅看到黄金数目,宁采薇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忽然有点想上厕所。
她已经很有钱了。可是她赚来的黄金,以及从大阪城、马尼拉等地抢到后分到的黄金,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两。
这仅仅是黄金一项啊。
宁采薇听朱寅说过,明朝藩王最有钱的,不是秦王就是蜀王。至于福王,虽然很受万历宠爱,但因为前后只有几十年,底蕴太浅历史不长,其实都排不进前十。
明朝藩王太有钱了,尤其是明初的开国亲藩,二百多年的积累,家家富可敌国。即便可劲的挥霍,那也用不完。
后世有学者估计,万历时期,中国社会大概有八亿两白银(含银器)存量,同期黄金(含金器)存世量大概在五千万两以上。
这么多金银,最少过一成在藩王宗室手里。
宁采薇对国库和内库的财务数据很清楚。
她知道,如今大明户部太仓库有黄金42。7万两,南京户部有黄金9。3万两,太仆寺库有黄金1。8万两,工部节慎库九千两,礼部铸印局1。2万两,兵部武库七千两…
国库诸库加起来,黄金储备不到6o万两!
这是国库。那么万历内帑的黄金储备呢?
不算宫中大量的金器和金饰,如今内承运库有黄金28。5万两,广积库有黄金7。8万两,天财库3。6万两,共用库2。4万两,司钥库4。1万两,甲字库1。7万两,南京守备厅库4。5万两…万历的内帑诸库,加起来也不到6o万两黄金。
国库和内库的黄金加起来也就11o万两左右。就算计入皇宫中的金器和金饰,全部加起来也绝对不会过两百万。
可是秦王府一家,居然有黄金25。2万两!
折合白银多少?两百多万!
宁采薇一双眸子亮晶晶的,又看向白银账目。
“嘶——”
四百五十六万两!
如今的国库,也没有这么多白银!
秦王府两百年的积累和搜刮,果然非同小可啊。金银加起来折合白银七百万!
这还只是金银积蓄,而不是总收入。秦王府穷奢极欲,花钱如流水,人口又多,每年开支浩大,却仍能攒下七百万两的积蓄。
这仅仅是金银。
其实,明朝的金银存量足够流通需求。可是大多数的金银都被窖藏了,不参与流通,成为了象征“财富底蕴”的传家宝,多年不见天日。
这就使得大明一直“缺金银”,导致财政穷,百姓穷。
宁采薇又看向珠宝账目,上面记载的珍珠、宝石、珍玩、古画、名瓷不知凡几,令人眼花缭乱,都是稀世的顶级贵重之物,不然也不会专门编号后入库珍藏。
这一项没有估算价值。但宁采薇保守估计,这一项折合白银可能过三百万两!
那么马车中的王府金宝,总价值折合白银上千万两。
上千万两!
还不算两百多万亩良田、遍布西北的生意产业、没能带走的不动产和其他财产。
要是加上这些,那么秦王府的总资产估银几千万两!
宁采薇不禁有些感慨。她和小老虎、妹妹,三个穿越者一起合作,又是赚钱又是抢钱,好几年下来也才三百万的身家。
却只有秦王府的一成!
天下藩王的资产,加起来有多少?可笑明末之时,藩王都是一毛不拔,坐视朝廷资金链断裂,见死不救。
结果他们自己像猪羊一般被屠宰,金银也全部便宜了起义军和满清。
她现在拿到了秦王府的库藏,朱家的总资产一下子翻了几倍!
这次财,实在的太凶残,太没有人性了。
可是,宁采薇毕竟曾经万亿财团的负责人,很快就冷静下来。
自己能花的能用的,才真正是自己的钱!
“嫂嫂。”吴忧过来说道,“我数过了,共有一百二十辆双挽大马车,每一辆都是沉甸甸的。才十里路,马骡都累的吐白沫了,身上都是血淋淋的鞭痕。”
她芍药笼烟般的脸上有点忧虑,“我们算了很多,唯独没想到马骡不行了。”
宁采薇走过去一看,只见一辆马车上都是黄金,打开一开金光灿烂。这一辆马车,怕是拉了三千斤的东西。
一般而言,若是要长途拉车,双挽马车也只能拉一千多斤。可是王府的马车,居然是两倍的拉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