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嫡明 > 第301章 皇帝敕日本国谕(第1页)

第301章 皇帝敕日本国谕(第1页)

根据计划,朱寅和宁采薇分头行事。朱寅出使日本,宁采薇秘密出海,率领海外八旗和武装商团,以海盗的名义袭击日本。

当晚,几人商量到很晚才入睡。

十月初一卯时初刻,天刚蒙蒙亮,午门外已列开出使仪仗。

五凤楼下,兵部右侍郎朱寅身着皇帝特意赏赐的蟒服玉带,跪接敕书。

光禄寺正在举行五牲祭礼,祝文在铜盆里燃作袅袅青烟。随朱寅出使行的副使,行人司通译、录事等一群随员,雁行一般跪在朱寅后侧。

还有一群神情肃穆的密宗高僧,站在朱寅的右边。这些吐蕃喇嘛,当然是在朱寅的请求下被皇帝派往日本传播佛法的僧团,也是使团的一部分。

自从郑和下西洋、册封安南独立、迎正统归朝以来,明廷遣使之隆重,未有今日之盛。

文武百官黑压压的列队午门到端门的广场,既是参加典礼,也是送别使团。

内阁大学士虽然没有出席,但级别最高的也是九卿了。

大明以礼仪治天下。出使日本这等大事,当然要隆重对待。一来展现天朝爱好和平、宽宏大量。二来也是宣扬皇帝仁民爱物,怜惜将士,不愿穷兵黩武。

同时也有先礼后兵、仁至义尽的意思,只当是下大棋:“大明愿意和谈,是出于大国之礼,莫以为是怕了日本。”

所以这次出使,朝廷也格外隆重。

虽然为了天朝脸面,外交规格上矮化日本:

比如,国书是宗主国对藩属国的“宣谕”,国礼中送了《皇明祖训》、《大明会典》、《大明律》等典章。

尤其是,居然还送了《大统历》一百本,都是明年的新历书,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要。

朝廷当然也不知道,日本用的是唐朝的《宣明历》,用了近八百年。巧的是,《宣明历》还带个“明”字。

朱寅虽然很无奈,却也不能反对。作为钦差大臣、天朝国使,他总不能对内阁和礼部的大佬说,日本不吃这套,不必一厢情愿吧?

这段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了。本来中日和谈,只是沈惟敬这个江湖骗子,代表明廷和日本谈判,沈氏负责的谈判使团,就是个左诓右骗的草台班子。

如今呢?朝廷居然派一个兵部侍郎级别的大员正式出使日本,比原本历史上的和谈更加正式、更加高级。

忽然,一声静鞭打断了朱寅的思绪。

接着,礼部赞礼官高诵《皇帝遣使敕日本国谕》道:

“…大明皇帝敕谕日本国事曰…朕绍天明命,抚临万邦,怀柔远人,德被四海。尔国素称藩服,昔受汉册,爰有尊卑…”

百官听到这道礼部、翰林院、内阁一起拟定的《敕谕》,不禁点头不已。

很好,这才是天朝的态度。即便日本在朝鲜压着十几万大军又如何?

皇明横竖是天朝!

朱寅听到这里,心中暗叹不已。汉朝册封日本,都一千多年的事了,你们拿出来说事,日本认么?

却听礼部赞礼官的声音越高亢,长长的尾音穿透晨雾,惊起城楼下早起觅食的一群寒鸦。

“…近闻尔国妄兴兵甲,越海侵朝,屠戮生灵,悖逆天道。倒行逆施,涂炭八道,朕不胜惊诧…”

读到这里,不少年轻朝臣更是义愤填膺。

朱寅也更是无语,“朕不胜惊诧”这话都出来了。

却听礼官继续朗读道:

“朝鲜大明之藩属,虔恭事大,礼仪是从,与尔亦为邻帮,自古同尊中国,何擅自称兵,启衅干戈…不知天朝所怒,虽远必诛。中国所罪,靡不有服…”

“朕体上天好生之德,姑念尔国主或为奸佞所惑,或为权臣所逼,故特颁明诏,申谕尔邦:敛锋镝,退兵止戈,同修友好,复守臣节,朕当恕既往之罪愆,仍许前恩之朝贡…”

朱寅听到“奸佞所惑,权臣所逼”这句话,不禁神色古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