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龙郑重地行了个礼,随即在散衣卫的巧妙安排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车马店,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潜回了那片他熟悉而又充满苦难的乡村。
接下来的两日,隆昌县表面上看,是大军驻扎、紧张对峙的僵局。
郭家云顶寨紧闭寨门,气氛凝重,却按兵不动,似乎在观望。
县城内的各路官兵也只是维持秩序,并未有进一步的行动。
然而,在平静的水面之下,一股炽热的潜流正在乡村野地里迅猛涌动。
杨海龙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信使和火种,穿梭于各个村庄。
他带来的“朝廷大军前来清算郭家”的消息,如同在干涸的草原上投下了一颗火种,迅蔓延开来。
起初,村民们还将信将疑,恐惧依旧根深蒂固。但当他们看到县城方向的确驻扎着看不到头的官军,看到往日里作威作福的郭家青衣健仆们似乎也收敛了许多,龟缩在寨子里不敢轻易下山时,希望开始一点点战胜恐惧。
尤其是当杨海龙和几个最早被说动的受害者,开始逐条揭露郭家与县衙勾结的细节——那份根本看不懂却被迫按手印的契约、那强塞过来的“借贷”字据、那明目张胆的威胁恐吓……一桩桩、一件件,都唤起了村民们痛苦的记忆和压抑已久的愤怒。
“海子说得对!朝廷来人了!咱们有盼头了!”
“郭家也有今天!”
“走!去找青天大老爷告状!把咱们的地和房子要回来!”
“对!联名!大家都按手印!看他们还怎么抵赖!”
积压了太久的民怨,一旦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便如同火山般喷出来。
各村开始秘密串联,识字的人帮着写状纸,不识字的人则按上手印,人们互相鼓励,收集着地契副本、借贷字据、甚至是当初郭家派人来威胁时留下的物证。
一股无形的、却力量巨大的洪流,正在隆昌县的乡野间汇聚成形。
杨海龙带回的消息和城外黑压压的官军,点燃了隆昌县周边的乡村炸裂开来。
压抑了太久太久的民怨,在确认了朝廷似乎真的要动真格之后,终于冲破了恐惧的堤坝,如火山般轰然爆!
起初是三五个胆大的,跟着杨海龙站了出来,痛诉家破人亡的遭遇;然后是十几户、几十户被强占田宅的苦主互相串联;最后,几乎整个八里村以及附近数个受害深重的村庄都沸腾了!
人们翻出被藏匿的、按了手印的假契约,拿出记录着郭家高利贷的账本,甚至有人抬出了被逼死亲人的棺材板!
“乡亲们!朝廷派青天大老爷来给咱们做主了!”
“不能再忍了!跟郭家拼了!”
“走啊!去县城!告状去!”
不知是谁振臂一呼,成千上万的农民、佃户、手工业者,拿着简陋的“万民书”,上面密密麻麻按满了红手印,举着血泪控诉的状纸、抬着象征冤屈的物件,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群情激愤的请愿队伍,如同决堤的洪流,向着隆昌县城滚滚而去!
沿途,以往那些嚣张跋扈、拦截道路的郭家青衣恶仆们,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躲得无影无踪。
面对这看不到头、人人眼中都燃烧着愤怒火焰的汹涌人潮,谁敢阻拦?那无异于螳臂当车!
请愿的洪流毫无阻碍地涌到了隆昌县城下。此刻的县城,早已被各路官军戒严,但面对这支纯粹由苦难百姓组成的队伍,守城的军官在得到上级示意后,默默地让开了通道。
人群涌入县城,直接涌向了县衙!
喊冤之声震天动地,万民书和状纸如同雪片般递上。
时机已到!
一直隐在幕后统筹的顾寒,此刻不再有任何隐瞒。
他身着四川督查行署专员的正式官袍,在一队精锐新军的护卫下,于县衙大门前公开亮明身份,声音沉稳而有力,传遍全场:
“本官!四川督查行署专员顾寒!奉朝廷之命,彻查隆昌县合作农庄弊案及郭家不法之事!今日起,隆昌县一应政务、刑名、防务,皆由本官暂行接管!所有冤情,皆可呈报!本官定当秉公处理,还尔等一个公道!”
此言一出,全场百姓先是寂静片刻,随即爆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青天大老爷!”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而原本的隆昌知县、以及闻讯赶来的州府官员,个个面如土色,冷汗直流,在督查行署的权威和新军的虎视眈眈下,只能灰溜溜地靠边站,连大气都不敢喘。
顾寒雷厉风行,当场下令:县衙三班六房全部动员,所有书吏衙役取消一切休假,腾空所有大堂、厢房,设立多个笔录点,昼夜不停,接待百姓,记录口供,接收状纸物证!
顷刻间,整个隆昌县衙变成了一个高运转的庞大机器。
灯火彻夜通明,人影幢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