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末封疆 > 第662章 隆昌疑案十(第1页)

第662章 隆昌疑案十(第1页)

他越说越激动,捶打着床榻:

“当初我就说,让你们适可而止!捞点好处见好就收!可你们呢?贪得无厌!弄巧成拙!非要玩什么火上浇油的把戏,怂恿那姓邹的老头夫妇去成都拦驾告状,想把水搅浑,把屎盆子扣到督查行署头上!这下好了吧!玩脱了吧!直接把真正的阎王给引来了!现在收不了场了吧!”

郭孟启被父亲连珠炮般的斥责骂得脸上有些挂不住,尤其是听到“真正的阎王”几个字,他眼底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慌乱,但旋即被更强的自负掩盖过去。他猛地站起身,拂袖冷哼:

“我看您才是老糊涂了!整日里就知道危言耸听!懒得跟您说!您就安安生生在这屋里待着,吃好喝好,等着看戏就行!放心好了,天塌不下来!咱们郭家,根深蒂固,倒不了!”

说罢,他不再看气得浑身乱颤的父亲,一甩袖子,转身大步离去,“哐当”一声将房门重重关上,并从外面传来了清晰的落锁声。

昏暗的房间里,只剩下郭允厚一个人无力地瘫倒在锦榻上,老泪纵横,枯瘦的手指着紧闭的房门,出绝望而痛苦的哀嚎:

“造孽!造孽啊!列祖列宗……我郭允厚无能,生出如此蠢钝狂妄的逆子……郭家百年基业……休矣!休矣啊!”

绝望的哭嚎声被厚厚的房门阻隔,只能在奢华的囚笼里回荡,传不到那已然被野心和虚妄自信蒙蔽了双眼的儿子耳中。

山雨欲来,黑云压寨。

隆昌县城内,大军云集的肃杀之气,如同实质般的重压,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种阵仗是他们毕生未曾见过的。街面上往来巡梭的冰冷甲胄、雪亮刀枪,以及那些官兵脸上不容置疑的威严,都在无声地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

朝廷动了真格,隆昌的天,要变了!

魏渊站在刘记车马店二楼的窗前,冷静地观察着街面上的动静。他之所以让顾寒以督查行署的名义大张旗鼓地调兵,其深意绝非仅仅是为了武力清剿。

真正的目的,一是打草惊蛇,逼郭家及其背后的势力做出反应,亮出底牌;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借势”。

“势之所至,民心可用。”

魏渊对身旁的顾寒和李奉之低声道。

“郭家在隆昌盘踞两百年,积威已久,百姓长期处于其淫威之下,敢怒不敢言。即便我们掌握了一些证据,若没有强大的外力打破这种恐惧,很难让普通百姓站出来说实话,指证郭家。”

他指了指窗外那些明显被军威震慑、却又暗中窃窃私语的百姓:

“如今大军压境,声势造起来了。就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郭家并非不可撼动的土皇帝,朝廷有决心、也有能力收拾他们!只有这样,那些被欺压已久的百姓,才可能敢鼓起勇气,捅破那层窗户纸。”

顾寒恍然大悟:

“柱国深谋远虑!此乃攻心之上策!”

“光有势还不够,需要有人去点燃那把火。”

魏渊目光转向屋内经过救治、已能下地走动的杨海龙。

“小子,你怕不怕?”

杨海龙经过这几日的调养和见识,早已对魏渊的身份和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更是憋着一股为乡邻报仇雪恨的劲儿。

他挺起胸膛,虽然伤势未愈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大人!我不怕!郭家把我害成这样,还把乡亲们欺负得那么惨,我早就想跟他们拼了!您吩咐吧!”

“好!”

魏渊赞许地点点头。

“你现在立刻悄悄潜回八里村,还有附近其他被‘合作农庄’坑害的村子。不要暴露我们的身份和目的,就利用你熟悉的环境和人脉,告诉乡亲们:朝廷大军来了,专门来查郭家和贪官污吏的!郭家的好日子到头了!”

他仔细吩咐道:

“你要动那些受害最深、最有冤屈的村民,把郭家是如何勾结县衙,如何假冒官差,如何用虚假的‘合作’契约骗他们按手印,事后又是如何用‘入伙费’、‘借贷’等名目强占他们田宅,如何放高利贷逼得他们家破人亡的罪恶行径,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揭露出来!鼓励大家互相串联,互相作证!”

“告诉他们!”

魏渊的声音斩钉截铁。

“以前他们势单力薄,告状无门,现在不一样了!朝廷派来的大官就在城里,外面都是朝廷的天兵天将!只要大家敢于站出来,联名具结,拿出真凭实据,就一定能扳倒郭家,讨回公道,夺回原本属于你们的土地和房子!”

杨海龙听得热血沸腾,重重地点头:

“大人!我明白了!我这就去!保证把事情办得妥妥的!乡亲们心里都憋着一团火呢,就差有人去点这把火了!”

“小心行事,注意安全。若有紧急情况,可去县衙附近寻找我们的暗哨。”

魏渊又叮嘱了一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