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赵林赶赴夕阳聚,得闻寨中粮草足有五万石,遂改南迁为暂居独山,以躲避洪水。
非是赵林计穷,实在是不敢赌曹军何时决堤放水。
寨中青壮皆被征,或去山上伐木,造棚屋以安置粮草器物及百姓容身之所,或收集木桶、木盆,去淯水河畔取水,运至山顶储存。
老弱妇孺则收拾行囊,陆续向山上进。
寨中忙碌杂乱,赵林有力无处使,只好与徐宏分率两部人马,登寨墙防备曹军来袭。
徐珍、徐宏是亲兄弟。
徐珍是在三年前攻取荆南之时投奔刘备,曾为零陵北部都尉,后随关羽镇守襄樊。
汉中之战时,因功升为裨将军。
徐宏则留守襄阳,赵林与关平分守襄樊之时,常教授徐宏武艺、军略,徐宏因而与赵林亲厚,也极为尊敬。
寨墙上,赵林面内背外,双肘撑住女墙,望着寨内忙碌杂乱的景象,思索着如何破解当前局势。
水攻,又是水攻。
前年攻略益州之时,便是在牛鞞之南,湔水之上,被张任设下水攻之计,险些叫赵林丧命。
而今又遇水攻之计,却无法像上次一样率军突袭。
不说白河、淯水上游在两个方向,便是设下水攻之计的人,也比张任难对付的多。
“狗日的贾诩。。。”
长叹一气,仰面望天。
也不知分派出去的两队亲卫如何了,可曾探得军情?可曾安然返回宛城?
正忧愁之际,徐宏快步上了寨墙,拱手道:
“君侯,那游徼并无异常。”
赵林闻言,微微颔,轻声道:“那便好。山上可能容下这许多百姓?”
徐宏道:“独山虽小,却也是山,想来应当能容得下。”
赵林不置可否。
徐宏又道:“君侯,曹军若是决堤放水,宛城关君侯处,可有应对之法?”
赵林沉默片刻,叹道:“撤兵是来不及了,风险太大。
以我二伯脾性,当会据城而守,先立于不败之地,再寻机破敌。”
徐宏奇曰:“大水无情,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
赵林转了个身,趴在女墙上,望着西北方向,开口道:
“洪水来也汹汹,去也匆匆,只须扛过最初的水势,坚守几日便能挨到洪水退去。”
言罢,忽轻笑道:“曹军不善水战,却非行甚么水攻之计,若二伯能征调舟船数百,到时谁胜谁败,尚未可知也。”
徐宏闻言,颔道:“是也,关君侯熟稔水战之法。。。”
说到此处,忽然想起昔日赵林驻守襄阳,非要逞能去操练水军,险些溺死之事,遂不再多言。
却在心中暗道:“人无完人,赵君侯马战、步战皆为不世之才,偏不善水战之法,倒也合理。”
二人各怀心事,一时无言。
须臾,有快马自西北疾驰而来。
赵林闻声抬头,隐约瞧见那人衣甲似是自家亲卫,遂叫墙下士卒开个门缝。
那骑士疾驰而至,早见得赵林懒散的趴在墙头上,遂也不进寨,急勒马停在城下,高声言道:
“少将军!丁军侯有军情来报!”
赵林闻言,单手撑墙,翻身从丈许高的寨墙上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