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星恋雅望—还好没错过你 > 第76章(第2页)

第76章(第2页)

“你妈说,填棉花要均匀,”周明宇蹲在旁边看,“不然穿起来鼓鼓囊囊的,不好看。”他想起小时候,母亲给他填棉花,总是一点点地铺,说“这样才暖和,又显瘦”。

林晓晓笑着点头:“我知道,你妈教过我的。”她把填好的棉花铺平,开始缝棉袄的侧边,针脚走得匀匀的,像一条条平行线。“等这件做好了,再给张爷爷也做一件,他去年说他的棉袄不暖和了。”

周明宇站起身,往屋里走:“我去烧点水,给你泡点菊花茶,桂花闻多了,容易上火。”他走到门口又回头,“那件坎肩,用不用绣点什么?比如星星月亮之类的。”

林晓晓想了想:“绣朵桂花吧,简单又好看,也应景。”她拿起红色的灯芯绒,开始裁剪坎肩的样子,“就绣在领口,小小的一朵,不显眼,又好看。”

秋日的阳光透过桂花树枝叶的缝隙照下来,在棉布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晓晓的针在布面上穿梭,蓝色的棉袄、红色的坎肩,渐渐都有了模样。她知道,这些新做的衣物里,藏着秋日的桂花香、母亲的老手艺、对孩子们的牵挂,和那些藏在针脚里的、对生活的热爱。

厨房里传来水壶烧开的声音,“呜呜”的像在唱歌。林晓晓放下手里的针线,看着满院的桂花,突然觉得,日子就像这新做的棉袄,一针一线,慢慢缝,慢慢填,总会有那么一天,变得暖暖和和,舒舒服服。

四、冬日的炉火与未完的毛衣

冬至的傍晚,天空飘起了小雪。院子里的葡萄架光秃秃的,枝桠上积了薄薄一层雪,像戴了顶白帽子。林晓晓坐在炕头,手里拿着根棒针,正在织一件灰色的毛衣,毛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像条听话的小蛇。

周明宇蹲在灶膛前,往里面添着柴火,炉火“噼啪”地响,映得他的脸红红的。“念念的手套织好了吗?”他转过头,看着林晓晓手里的毛衣,“她早上说,手套不够暖,在幼儿园写字手都冻僵了。”

林晓晓举起手里的毛衣,抖了抖:“快了,这件给念安织的毛衣织完,就给念念织手套。”毛衣的前片已经织好了一大半,上面用白色的毛线织了个小小的五角星,是念安最喜欢的图案。

炕桌上放着个小炭盆,里面的炭火红红的,上面烤着几个红薯,香气弥漫在屋里,甜甜的,暖暖的。念念趴在炕桌上,手里拿着支彩笔,正在纸上画雪人,画得歪歪扭扭的,却很认真。

“妈妈,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她抬起头,小脸上沾了点炭灰,像只小花猫,“我想让他看看我画的雪人。”

“快了,”林晓晓摸了摸女儿的头,“过几天就回来了,到时候让他给你堆个大大的雪人。”她把织好的毛衣前片放在炕上,开始织后片,“你哥哥说,今年回来要带那个女同学一起,让咱们看看。”

周明宇从灶膛里拿出一个烤好的红薯,用手剥开皮,金黄的瓤冒着热气。“给,”他把红薯递给念念,“慢点吃,别烫着。”他又拿出一个,递给林晓晓,“你也吃点,织了一下午了,歇会儿。”

林晓晓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暖意从胃里一直蔓延到心里。“你妈说,冬至要吃红薯,”她一边吃一边说,“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她想起小时候,每到冬至,母亲都会烤一大盆红薯,一家人围在炉火旁,边吃边聊天,那是一年中最温暖的日子。

“高雅说,星眠也回来,”周明宇突然说,“她还说要跟你学织毛衣,说‘机器织的不如手织的暖’。”他往炭盆里添了点炭,“我明天去买点毛线,给她们也织两件。”

林晓晓笑着点头:“好啊,人多热闹。”她放下手里的红薯,拿起棒针继续织毛衣,“星眠喜欢粉色,给她织件粉色的,那个女同学,就织件浅蓝色的吧,跟念安的配成一对。”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像无数只白色的蝴蝶在飞舞。屋里的炉火旺旺的,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暖暖的。林晓晓的棒针在毛线间穿梭,灰色的毛衣渐渐成型,上面的五角星越来越清晰,像一颗闪亮的星星。

她知道,这件未完的毛衣里,藏着冬日的炉火暖、家人的期盼、对孩子们的爱,和那些藏在针脚里的、对未来的憧憬。就像这漫天的雪花,虽然寒冷,却能带来来年的丰收和希望。

夜深了,雪还在下。林晓晓的毛线篮放在炕边,里面的毛线团、棒针、剪刀,在炉火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她知道,等天亮了,雪停了,太阳出来了,一切都会变得暖暖的,就像这件快要织完的毛衣,会给远方的孩子带去温暖和思念。

五、春日的风筝与新缝的书包

清明的早晨,天朗气清。院子里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随风飘扬,像少女的长。林晓晓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块浅蓝色的帆布,正在缝一个小书包,帆布上用红色的丝线绣着只小燕子,翅膀张开着,像是要飞起来一样。

周明宇拿着个风筝,正在院子里调试,风筝是只五彩斑斓的蝴蝶,翅膀上画着各种颜色的花纹,是他昨天特意去镇上买的。“念念的风筝线接好了吗?”他转过头,看着林晓晓手里的书包,“她昨天还说,要跟星芽比赛放风筝,看谁的飞得高。”

林晓晓放下手里的针线,拿起书包看了看:“快好了,就差个背带。”她从针线笸箩里抽出两根宽宽的布条,开始缝在书包上,“给念念上学用,比学校的好看。”

帆布是周明宇从厂里拿回来的,说是做帐篷剩下的,结实得很。“你妈说,做书包要用帆布,”林晓晓一边缝一边说,“耐磨,能用到小学毕业。”她想起念安小时候,她也给他做过一个帆布书包,上面绣着个小火箭,念安背着它,在院子里跑了一整天,说“我是宇航员”。

念念穿着件粉色的小外套,手里拿着个线轴,正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像只快乐的小鸟。“妈妈,风筝飞起来了!”她指着天上的蝴蝶风筝,兴奋地喊,“你看,它飞得好高啊!”

林晓晓抬起头,看着天上的风筝,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的像一只蝴蝶在飞舞。“小心点,别摔着,”她叮嘱道,手里的针线没停,“等妈妈把书包缝好,就陪你去公园放风筝。”

周明宇把风筝线交给念念,走到林晓晓身边,帮她扶着书包:“念安说,他那个女同学也喜欢放风筝,”他笑着说,“等他们回来,咱们一起去郊外放风筝,人多热闹。”

林晓晓的手顿了顿,红色的丝线在小燕子的眼睛上歪了个小弧度。“知道了,”她嘴上应着,心里却盘算着,要不给那个姑娘也做个小挂件,挂在书包上,就绣个小小的星星吧,跟念安的一样。

春日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很舒服。林晓晓的针在帆布上游走,很快,书包的背带就缝好了。她拿起书包,对着阳光看了看,针脚整齐得像条小线,小燕子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活的一样。

她知道,这个新缝的书包里,藏着春日的阳光暖、孩子的欢笑、对未来的期盼,和那些藏在针脚里的、对生活的热爱。就像这天上的风筝,虽然飞得很高,却总有一根线牵着,那就是家的方向。

公园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林晓晓收拾好针线笸箩,牵着念念的手,准备去公园放风筝。她知道,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会有新的开始,新的梦想,而那些藏在针脚里的爱,会像这春日的阳光,永远照耀着一家人的心。

六、岁月的针脚与不变的牵挂

又是一年秋分,院子里的桂花树又开了,金黄的小花散着甜丝丝的香。林晓晓坐在桂花树下的藤椅上,手里拿着件念安的旧毛衣,正在用针线拆着。毛衣是灰色的,已经洗得有些白,袖口和领口都磨破了,但林晓晓还是舍不得扔。

周明宇坐在旁边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份报纸,戴着老花镜,看得津津有味。“都破成这样了,还拆它干嘛?”他放下报纸,看着林晓晓手里的毛衣,“我明天去买斤新毛线,给念念织件新的。”

林晓晓没抬头,手里的针脚在毛衣的缝隙间游走:“拆了重新织,这毛线还挺好的,扔了可惜。”她把拆下来的毛线绕成球,“给念念织件小马甲,冬天穿在里面,暖和。”

念念已经上小学了,背着林晓晓给她做的小书包,正在院子里和星芽一起跳皮筋,两个小姑娘的笑声像银铃一样,在院子里回荡。“妈妈,星芽的毛衣是阿姨织的,上面有星星!”念念跑过来,指着星芽身上的粉色毛衣,“我也要星星!”

“好好好,”林晓晓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给你织件带星星的马甲,比星芽的还好看。”她拿起绕好的毛线球,开始用棒针起针,“等织好了,给你配条牛仔裤,像个小大人。”

周明宇放下报纸,走到桂花树前,摘了一小枝桂花,插在屋里的花瓶里。“念安说,他下个月要结婚了,”他走进来,脸上带着笑容,“让咱们去城里参加婚礼,顺便在那儿住几天。”

林晓晓的手顿了顿,棒针在毛线间停住了。“真的?”她抬起头,眼里闪着泪光,“太好了,这孩子,终于要成家了。”她拿起毛线球,开始织马甲的前片,“我得给他们织床被子,大红的,喜庆。”

周明宇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激动,还有一个月呢。”他坐在石凳上,看着林晓晓手里的棒针在毛线间穿梭,“你妈说,给新人织被子,要多放些棉花,说‘这样日子才能过得暖和’。”

林晓晓笑着点头:“我知道,你妈教过我的。”她拿起红色的毛线,开始在马甲上绣星星,“给念念的马甲绣五颗星星,像五星红旗一样。”

桂花的香气弥漫在院子里,甜甜的,暖暖的。林晓晓的针在毛线间游走,灰色的马甲渐渐成型,上面的星星越来越清晰,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她知道,这件马甲里,藏着岁月的痕迹、母亲的老手艺、对孩子们的牵挂,和那些藏在针脚里的、对生活的热爱。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林晓晓看着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看着身边的周明宇,突然觉得,日子就像这手中的毛线,有时候看起来乱糟糟的,但只要用心去织,总能织出温暖和美好。那些藏在针脚里的爱,会像这桂花的香气,永远弥漫在岁月的长河里,温暖着每一个平凡而又珍贵的日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