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星恋雅望—还好没错过你 > 第76章(第1页)

第76章(第1页)

一、端午的艾草香与未绣完的香包

端午的清晨,露水还挂在葡萄架的叶子上,林晓晓已经蹲在院子里捆艾草了。一把把翠绿的艾草被她码得整整齐齐,用红绳系成小捆,准备挂在门窗上。周明宇从屋里出来,手里端着个木盆,里面泡着糯米和粽叶,水汽氤氲中,带着淡淡的粽叶香。

“念念的香包绣好了吗?”他把木盆放在石桌上,伸手帮林晓晓扶了扶快要歪倒的艾草捆,“她昨天还念叨,说要比星芽的香包好看。”

林晓晓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草屑,指了指葡萄架下的藤椅:“在那儿呢,还差个流苏。”藤椅上放着个五彩斑斓的香包,是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形状,虎眼用的是黑色的珍珠扣,虎纹用金线绣得密密实实,只是尾巴上还光秃秃的,没来得及缀流苏。

她走回藤椅坐下,从针线笸箩里抽出几束彩色的丝线,红的、绿的、黄的,在指尖绕成小圈。“你妈当年教我绣香包,说‘端午的香包要放雄黄,能驱虫’,”她一边穿针一边说,“结果我第一年绣,把雄黄放多了,整个院子都飘着药味,你还笑我‘绣了个药包’。”

周明宇蹲在旁边,帮她把粽叶捋平:“那不是笑你,是觉得你认真得可爱。”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昨天去赶集,看见个老中医,给了点艾草粉,说混在香料里,比雄黄好闻。”

布包里的艾草粉绿莹莹的,透着股清冽的香。林晓晓往香包的夹层里倒了点,又加了些晒干的桂花和薰衣草——都是去年从老宅的院子里收的,高雅说“这两种花混在一起,香得久”。

“念安说今天回来,”周明宇突然说,“还说要带那个女同学来,就是研究星轨的那个。”他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往里面填糯米,“我早上杀了只鸡,炖上了,再包点粽子,让他们尝尝家里的味道。”

林晓晓的手顿了顿,金线在香包上歪了个小弧度。“知道了,”她嘴上应着,手里的针却加快了度,“我把这香包绣完,再给那姑娘也绣一个,算是见面礼。”她从笸箩里翻出块浅蓝色的缎面,“这颜色衬她,念安说她总穿浅色的衣服。”

葡萄架上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像是在议论着什么。念念背着小书包从外面跑进来,辫子上扎着红色的蝴蝶结,是林晓晓昨天给她梳的。“妈妈,星芽说她的香包是阿姨绣的,上面有星星!”她举着个粉色的香包,上面用银线绣着个小小的猎户座,“我也要星星!”

“好好好,”林晓晓笑着把女儿搂进怀里,拿起金线在老虎香包的额头上绣了个五角星,“这样咱们的老虎就有‘王’字了,比星星还厉害。”

念念的小手指着浅蓝色的缎面:“给那个姐姐绣什么?绣个月亮吧,跟哥哥研究的星星配成对。”

周明宇在旁边听得直乐:“还是咱念念会想,就绣个月亮。”他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水开了,煮上三个小时,正好中午吃。”

林晓晓拿起浅蓝色的缎面,银针在布面上游走,很快,一个弯弯的月亮雏形就出来了。她想起念安小时候,也总爱缠着她绣这绣那,今天要个奥特曼,明天要个小汽车,她的针线笸箩里,永远备着五颜六色的线,就像她心里,永远装着孩子的期盼。

“高雅说一会儿过来帮忙,”林晓晓突然说,“她带星眠来,说要学包粽子,星眠昨天在电话里说‘阿姨包的粽子有桂花味’。”

“那正好,”周明宇往灶膛里添了把柴,“让她尝尝我新腌的腊肉,包粽子里,香得很。”

阳光透过葡萄叶的缝隙照下来,在香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晓晓的针在布面上穿梭,金线的老虎、银线的月亮,渐渐都有了模样。她知道,这些香包里装的不只是香料,还有端午的艾草香、母亲的老手艺、孩子的童言童语,和那些藏在针脚里的、对生活的热爱。

锅里的粽子“咕嘟咕嘟”地响,像在唱一古老的歌谣。林晓晓看着手里的香包,突然觉得,日子就像这未绣完的香包,一针一线,慢慢缝,慢慢绣,总会有那么一天,变得五彩斑斓,香气四溢。

二、夏夜的萤火虫与缝补的旧衣

大暑的夜晚,热得像个蒸笼。葡萄架下挂着盏马灯,昏黄的光线下,林晓晓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件念安的旧t恤,正用针线缝补袖口的破洞。t恤是白色的,洗得有些黄,破洞边缘毛茸茸的,是念安打篮球时被勾破的。

周明宇拿着把蒲扇,在旁边给她扇风,风里带着点葡萄叶的清香。“都破成这样了,扔了吧,”他看着那件t恤,“我明天去给念念买件新的,跟这件同款。”

林晓晓没抬头,针脚在破洞周围走得密密实实:“扔了可惜,补补还能穿。念念不是说,要穿哥哥穿过的衣服吗?说‘这样就像哥哥陪着我’。”她想起念安小时候,也总爱穿周明宇的旧衣服,袖口卷了又卷,像只小大人。

马灯的光晕里,飞来了几只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像提着小灯笼的精灵。念念趴在石桌上,手里拿着个玻璃罐,正试图把萤火虫装进去。“妈妈,你看它们会光!”她举着罐子兴奋地喊,“像哥哥望远镜里的星星!”

“小心点,别捏死了,”林晓晓叮嘱道,手里的针线没停,“萤火虫是益虫,天亮了要放它们回家的。”她把补好的袖口翻过来,针脚整齐得像条小线,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补过的痕迹。

周明宇放下蒲扇,走到葡萄架下,摘了串青葡萄,用井水冲了冲,放在石桌上:“尝尝,有点酸,解解暑。”他拿起一颗放进嘴里,“念安小时候,总爱爬到葡萄架上摘葡萄,结果摔了下来,把膝盖磕破了,你抱着他哭了半天,说‘再也不种葡萄了’。”

林晓晓的脸微微一红:“那不是担心他嘛。”她放下手里的t恤,拿起颗葡萄放进嘴里,酸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却带着点回甘,像极了那些又苦又甜的日子。

“高雅说星眠考上研究生了,”周明宇突然说,“还是天文系,跟念安一样,都跟星星打交道。”他从屋里拿出个小箱子,“这是念安寄回来的,说让你看看。”

箱子里装着些天文观测的照片,有星云的,有星系的,五颜六色的,像幅幅美丽的画。最上面的一张,是参宿四的照片,红色的巨星在黑色的宇宙背景下,显得格外耀眼。“念安说,这颗星离地球有64o光年,”周明宇指着照片,“它的光要走64o年才能到地球,咱们现在看到的,是它64o年前的样子。”

林晓晓拿起照片,指尖轻轻拂过参宿四的影像,突然觉得很神奇。“64o年啊,”她感叹道,“那时候,咱们的老祖宗是不是也在看这颗星?”她想起母亲留下的那本绣谱,上面的有些花样,已经传了好几代了,“就像这针线活,一辈辈传下来,总有不变的东西。”

念念拿着玻璃罐跑过来,罐子里的萤火虫已经不怎么亮了。“妈妈,它们是不是累了?”她嘟着小嘴问,“我把它们放了吧,让它们回家找妈妈。”

“好孩子,”林晓晓摸了摸女儿的头,“放了吧,就像哥哥,长大了也要飞走的。”她看着念念小心翼翼地打开罐子,萤火虫一只只飞出来,融入夏夜的黑暗中,留下点点微光。

周明宇重新拿起蒲扇,给林晓晓扇风:“别想那么多了,孩子们有孩子们的路。”他指着那件补好的t恤,“明天让念念穿上,肯定好看。”

林晓晓拿起t恤,对着马灯的光看了看,补过的袖口虽然还有点痕迹,但却透着一股温暖的气息。她知道,这件旧t恤里,藏着念安的青春,藏着她的牵挂,也藏着岁月的痕迹。就像这夏夜的萤火虫,虽然微弱,却能照亮前行的路。

夜深了,葡萄架下的马灯还亮着,林晓晓的针线笸箩放在藤椅上,里面的线轴、顶针、剪刀,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她知道,明天太阳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会有新的故事,新的期盼,而那些藏在针脚里的爱,会像这夏夜的风,永远温暖着一家人的心。

三、秋日的桂花雨与新做的棉袄

秋分的午后,阳光暖洋洋的。院子里的桂花树开了,金黄的小花密密麻麻地缀在枝头,一阵风吹过,花瓣像雨一样落下来,铺了一地的金黄。林晓晓坐在桂花树下的藤椅上,手里拿着块深蓝色的棉布,正用粉饼在上面画着棉袄的样子。

周明宇拿着个竹篮,在树下捡桂花,篮子里已经装了小半篮,金黄的花瓣散着甜丝丝的香。“今年的桂花开得真旺,”他直起身,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够做两罐桂花糖了,给念念泡水喝,比市买的蜂蜜还好。”

林晓晓放下手里的粉饼,抬头看了看满树的桂花:“是呢,比去年多了一半。”她拿起剪刀,沿着粉饼画的线开始裁剪棉布,“给念念做件小棉袄,再给念安寄一件,天文台那边肯定冷了。”

棉布是周明宇特意去镇上买的,说是新到的斜纹布,比普通的棉布厚实。“你妈说,做棉袄要用斜纹布,”林晓晓一边裁剪一边说,“针脚不容易绽开,穿得久。”她想起小时候,母亲给她做棉袄,总是用这种斜纹布,说“结实,能穿到妹妹身上”。

念念背着个小背篓,也在捡桂花,只是她捡的桂花都放进了嘴里,小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小松鼠。“妈妈,桂花好甜,”她跑过来,把背篓里的桂花往林晓晓手里倒,“给哥哥做桂花糕吧,他最喜欢吃了。”

“小馋猫,”林晓晓捏了捏女儿的小脸,“桂花要洗干净才能吃,不然会有小虫子的。”她把念念捡的桂花放进竹篮里,“等捡够了,妈妈就给你做桂花糕,再给哥哥寄点。”

周明宇把捡好的桂花倒进筛子里,准备拿去清洗。“念安昨天打电话,说他那个女同学也喜欢吃桂花糕,”他笑着说,“让你多做两盒,他想请人家尝尝。”

林晓晓的手顿了顿,剪刀在棉布上划了个小小的口子。“知道了,”她嘴上应着,心里却乐开了花,“多做就多做,反正材料够。”她从针线笸箩里翻出块红色的灯芯绒,“给那姑娘也做件小坎肩吧,配她的风衣正好。”

桂花的香气弥漫在院子里,甜甜的,暖暖的。林晓晓的针在棉布上游走,很快,棉袄的前片就缝好了。她拿起棉花,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填,棉花是去年弹的新棉,雪白蓬松,像天上的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