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这兄友弟恭,父慈子孝乃儒家之大德。
兄长无错,且因这旁人之言而得一个不善,倒是万万不可为之事。
然就是这心性,倒是让这吕维钻了空子。
自古“以道对无道,以德应不德”之事本就吃亏。
那不告而退,却也合了那张商英那洒脱不拘,恃其意气。
心性使然,倒是让这善辩能言之人不屑致词此事。
且是这好人难做。
然,这张商英便是好人一个麽?
却也不敢说是。
然却此人倒是占了一个“仁”去。
咦?怎的如此说来?
“好人”这个概念太大。
然这“仁”,便是遵循自己的内心来行事的。
且不是一心向善,功德圆满,行得好事,前程莫问那么简单。
天觉先生之流者,只能言其遵循本心,为人持中,敢言能辩。
曾数诋蔡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骂司马光亦是骂的酣畅淋漓。与那杨戬任节度使一职之事上,亦是直言怒怼皇帝曰:“祖宗之法,内侍无至团练使。有勋劳当陟,则别立昭宣、宣政诸使以宠之,未闻建旄钺也!”
这话说的且是一个刚正。
但是,这“好人”若要做事,也是要“上的厅堂,下得厨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
只有“能欲多而事欲鲜”方能成大志也。
而坏人成事倒是简单。
何为简单?
因为坏人做坏事不用受什么道德上的约束,一切皆为己用也!
这就跟我们小时候与人打架一般。便是身边有什么抄什么,先打赢了,保证我自己不受伤害,再说事后其他的什么逼逼赖赖!
然,对于这心善之人且是个麻烦。
捡起一块砖头?不行!这样照了面门拍下去对方一定很疼,搞不好还会流血的,不好。
刀子?我去,杀人是犯法的耶!
而且对方也是有父母的,死了儿子肯定会很伤心。
但是,你这样思前想后的为对方着想,对方未必也有这样的耐心,结果麽,可想而知。
可见这讲道德仁心,也是看对方什么思想境界。
也别说打架你们残忍的事。
即便是现在年轻男女谈恋爱,对方亦是能用一句“你是好人”来圈住你不得越雷池半步,让你呆在原地,甘心的当一个备胎,做一个舔狗。
儒家推崇多年的“以德报怨”并以此为大度之典范。
殊不知这“以德报怨”最早典出《老子》七九有言:“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而后,孔圣人《论语》有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如果老子表达的不是太清楚的话,那么孔圣人就比较直接了。
那意思就是:以德报怨?你脑袋被屁崩了吧!不大嘴巴抽丫挺的算我脾气好!以德报怨?你脑子有坑啊!
如此看来这两位圣人都不太赞成“以德报怨”这档子事。
而此时如这吕维刘荣之流倒是不在乎这什么“德”,什么“怨”的。且是看这德洪和尚的一纸崇宁之言,却如得之一个制胜之宝也。且对了那烛光,甘之若饴。
且不说这两人密谋算计着张商英之事。
倒是那银川砦,又是一番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