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盼此情景出现,好将东瀛与高丽一并解决!”
“征服东瀛后,高丽便如砧上鱼肉,任我宰割。”
“汉中水师与朵颜三卫可由东瀛、辽东两面夹击高丽。”
“顺利的话,年前便能解决高丽之事!”
朱松笑容愈灿烂。
他的计划,犹如自东海南端一路北上,席卷第一岛链所有地盘与岛屿。
其中,东瀛与高丽最为棘手。
但在朱松眼中,覆灭这两国轻而易举。
“此番,我是否能借机出海一游?”
朱元璋略显激动。
西征、北征,皆御驾亲征,战功赫赫,他显然已上瘾。
“父皇若欲同行,自然无碍。”
“如今有了蒸汽机战船,往返无需多时。”
“东瀛之战前,尚有六艘战船下水,父皇若去,我愿陪您一同出海,游览海外风光。”
朱松无奈点头。
东瀛、高丽,朱松并不放在眼里,秦武与郑和足以征服。
但朱元璋既有兴趣,陪他一游也无妨。
“好!亲自去看看!”
“不是说东瀛岛上金银铜矿丰富吗?”
“我倒要看看,这小小的东瀛是否真的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藏!”
朱元璋并非真的贪图这份功劳,实则对东瀛的金属矿产,尤其是银矿和铜矿兴趣浓厚。
“父皇尽管放心,东瀛的银铜矿藏,定不会让您失望。”朱松笑道。
回想历史,二战时期东瀛之所以能制造众多武器,不正是因为其本土拥有丰富的铜矿吗?
若能将东瀛的铜矿尽数开采,大明又能增添多少利器!
---
大明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初五,东海捷报频传,琉球岛已被收复,岛上反抗的倭寇与土着被清剿三千余人。
十月初十,琉球群岛再次传来佳音,琉球三山皆已归顺大明,无人再敢反抗。
从琉球岛至琉球国,仅五日之隔,足见汉中水师的威猛。
无论是舰炮还是其他武器,都非岛上土着所能抵挡,如同降维打击,吓得土着们魂飞魄散,毫无反抗之意。
从北山至南山,汉中水师所到之处,众人皆俯称臣。
因信息传递耗时,朱松等人在收到捷报时,事情已过数日。
得知琉球岛归顺后,朱松立即着手准备朱元璋御驾亲征的事宜。
六艘蒸汽机战船整装待,因水师全员出动,朱松特地从汉中军中调拨六千兵力增援。
十月初十,三山王归顺大明的消息传来,朱元璋与朱松亦整装完毕。
在汉中码头简短誓师后,二人率耿青及六千汉中军,携补给装备,顺江而下,直指东瀛。
“老九,我们何时能与汉中水师会合?”
朱元璋于船启航后,急向朱松问询:“按常规度,五日内应可达北山,与汉中水师会合。”
朱松笑答:“儿臣已通知郑和、秦武,令他们于北山候父皇。”
自长江口出海,至多三日可达海,北山亦不过两日之遥。
“十月十五,时日紧迫,盼能归汉度新年。”朱元璋皱眉,显有冬日将至之忧。
朱松安慰:“父皇放心,归家过年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