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民间议论纷纷,德里苏丹国的朝廷亦人心惶惶。甚至有朝臣提议,与图格鲁克王朝的叛臣联手御敌。要知道,德里苏丹国名义上仍属图格鲁克王朝,只是新王即位后,国内动荡,国土缩减,臣子们已不认为能再保持王朝之名。
然而,与叛徒合作,毕竟有辱国体。
第375章天竺妥协了
若仍为先王统治,进言之人恐已遭处决。但新王主政,且为人仁厚,出身军旅,局势方得稍缓。
由于年幼,他无法采取严厉手段处理国事。
种种因素交织之下,当联合的提议摆在新王面前时,他竟点头同意尝试。
面对内忧外患,他确无良策。
于是,德里苏丹国一边加强军事防御,集结更多兵力;一边派遣众多斥候,力图潜入他国刺探情报。
经多番努力,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传回了朝廷。
消息一到,新王立即召集大臣紧急商议。
坐在王位上,他显得格外紧张与不安。
一位将军问:“大王,您要宣**么吗?是动员令还是其他?”
新王下意识地挺直身躯,挥手示意手下传递消息。
内官应声,快步取来文书,大声宣读。
宣读完毕,大臣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他们原本以为,联军仅是阿瓦王朝与白古王朝的军队,在刻意防范德里苏丹国。
起初,两方势力增兵、挂不同旗帜时,军中并未起疑,只当是双方的策略。
增兵边境,初衷仅为防范两国交战波及德里苏丹国。
然而,当明军旗帜出现,守将已感事态不妙。
他屡次向皇宫送信,却屡遭拦截或传令兵逃逸。
因此,多数大臣根本不知明军已与联军联手。
否则,之前也不会流传明军集结十万大军欲攻德里苏丹国的谣言。
而今谣言破灭,非但未带来安心,反而更添惶恐。
之前尚可借地势拖延明军,或借外交向邻国施压,使之配合。
如今,邻国已被大明拉拢**军。
看这形势,无疑是要对德里苏丹国动一场**之战。
一时间,殿内气氛沉重压抑。
新王咳嗽一声,转而质问将军。
“我欲知晓,消息何以迟至今日方至?再者,明军何以现身彼处,其意图何在?”
连串质问,令将军哑口无言。
大臣们此刻更是心乱如麻。
据传,大明宛若天神,其军中更是人才济济,一人之力可敌百人。
即便传言有所夸大,但至少以一敌十应非难事,否则他们又怎能战胜强大的蒙元?
往昔,他们或许心存侥幸,以为能凭借地形之利与补给之困,对付明军。
然而,而今联军已成,往昔优势荡然无存。
明军若有意,此地将步步沦陷,守军迟早溃败。
短暂的沉寂后,新王目光扫视众人。
见无人应答,他轻叹一声,再次问:
“大明何故攻我?莫非因昔日我们与小国联手,意图夺取安南等地?”
此事隐秘,且为先王所为,此刻被新王提及,显得有些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