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依旧沉默,无人敢轻率开口。
若非此因,他们此刻又无良策,非但不能解围,还可能背上诋毁先王之名。
又是一阵沉默,终于有人打破:
“大王,联军既已组建,目标显然针对我国,可明军为何迟迟未动?”
新王闻此,似见一线生机。
他点头道:“正是,本王亦感困惑!尔等之中,可有人能解此谜?”
此言一出,众人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
立刻有人附和:“大王,我国与大明素无恩怨,即便往日有误,亦无实质争端。想明军此行,意在威慑,欲等我方给出一个说法,或是欲求某些利益?”
此说漏洞百出,但在巨大的压力下,众人只顾求生,忽略了所有破绽。
有人向新王提议:“大王,我们或许能诱骗蒙元的梁王前来,再将其献给大明,以求和解。”
此议一出,响应者众多。
但随即而来的问题是,大明军队近在咫尺,梁王若非愚钝,怎会自投罗网。
先前确有协议,允许梁王残部经德里苏丹国北返。
然而现下,使者能否寻得梁王尚不确定,即便寻得,他又岂会轻易卷入这场纷争。
尽管如此,众人仍鼓励新王尝试。
半日之内,德里苏丹王国便想出诸多策略,核心皆是欲与大明和谈,以求自保。
新王听取众议后,以特定名义颁布诏令。
他组建了一支豪华的使团,并搜集各地特产,以期取悦大明军队。
或许因直接派遣使者显得突兀,又或担忧被拒影响士气,当一切准备就绪,新王却犹豫不决。
随后数日,全国上下笼罩在紧张与恐慌之中,静待新王决断。
与此同时,明军中,蓝玉将大明兵法改编为联军能理解的内容进行传授。
明军按兵不动,一则是等待时机,二则是蓝玉需熟悉军队,便于指挥。
他的心腹已分赴各军担任指挥官,只待稍加训练,蓝玉便能灵活调度全军。
第376章蓝玉:别误会,我们只是在进行军事演习!
接连数日,大明联军似乎也察觉到了德里苏丹国的动态。
原本分散于军营的联军,开始分批移动、集结。
1297年
隐匿于暗处的德里苏丹国斥候,一时难以判断敌军确切人数。
加之距离遥远,斥候亦无法掌握军队的完整动向与目标。
边境线上,肃杀氛围弥漫。
正当德里苏丹国对大明联军的意图捉摸不透时,大明军队竟直接展示了火器。
隆隆炮声,如天雷滚滚,令人心悸。
联军备受鼓舞,而德里苏丹**队则陷入恐慌。
短短两日,逃兵数量翻倍。
随后,联军以特定阵型,有序地向德里苏丹国边境进。
若非对明军意图不明,加之守将已接获和谈准备通知,战事或已一触即。
德里苏丹国守军深知,一旦开战,边防军恐难逃覆灭之虞,因此上下皆显紧张与谨慎。
蓝玉在军营中,望着德里苏丹国的反应,神情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