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寿年轻气盛,难以掩饰心中不满,为徐达抱不平。
“住口!”徐达面色骤冷,厉声道,“臣子怎敢妄议君主?只需遵从命令!我不愿再听你胡言乱语,否则军法处置!”
徐增寿被骂得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说:“儿子只是为您抱不平,并无他意,爹,您心里难道就没有一点不满吗?”
“我们徐家为朱家打下了这片江山。”
“可他们朱家如此对您……”
砰!
一声巨响打断了徐增寿的大胆言辞。
桌子仍在颤动。
徐达的手按在桌上,虎目怒视着儿子。
“别胡说八道!”
“皇上是君主。”
“我们是臣子。”
“皇上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得做什么。”
“不容我们妄加议论。”
徐增寿心中更加郁闷。
他明明是替父亲不平。
却遭到父亲的斥责。
徐达察觉到徐增寿的怨气,神色稍缓。
“增寿。”
“做事不能凭一时冲动。”
“你要记住。”
“朱家是君。”
“我们是臣。”
“无论皇上命令我们做什么,哪怕错了,我们也只能遵从。”
“这样,才能活得长久。”
徐达最后一句声音低沉,若非徐增寿仔细倾听,几乎听不清。
徐达并非鲁莽之人。
若无智谋,怎能统领军队屡战屡胜,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攻克大都。
他极为聪慧。
且懂得自保。
他深知朱元璋最厌恶不听命令之人。
因此他极为顺从。
朱元璋怎么说。
他就怎么做。
即便命令有误。
他也执行不误。
这或许正是他能善终的原因。
明朝开国功臣中。
大多未能善终。
仅少数得以保全。
然而,徐达虽能善终,其子徐增寿却不同。
徐增寿与朱棣交情深厚。
朱棣还是他的姐夫。
史上靖难之役时,徐增寿曾私下为朱棣传递消息。
徐增寿终因支持朱棣而被建文帝处死。
建文帝疑朱棣谋反,询徐增寿。徐增寿却力挺朱棣,言其位极人臣,无反意。更甚者,徐增寿多次私下向朱棣透露京城部署。事泄,燕军渡江后,建文帝当面质询,徐增寿无言以对。怒极之下,建文帝拔剑斩杀了徐增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