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若遇污吏,卿当如何处置?”
不愧是算计到骨子里的洪武皇帝。
连臣子休沐出游,都要物尽其用。
名头形制皆可商榷,差事必须落实。
横竖不能让你白得清闲!
胡惟庸听罢几乎要翻白眼。
又能如何?
毕竟这告假终究要天子肯。
总不能私自潜逃!
若真跑了,盛怒之下的朱元璋会作何反应?
胡相爷可不敢拿项上人头赌帝王胸襟。
念头及此,只得凝神思量。
忽而眸光一闪,朗声道:
“此事易尔!”
“臣虽不能大张旗鼓携扈从,但带几名锦衣卫总无妨吧?”
“届时若现不法情事,由臣督饬,锦衣卫查办便是。”
“难道领着天子亲军还拿不下几个蠹吏?”
“善!便依此议!”朱元璋拍案定夺。
朱元璋闻言,高兴得一掌拍在案几上。
胡大老爷这番安排,正合他心意。
他关心的,不过是胡大老爷能否借机整顿地方吏治。至于以何种名义查办,他并不在意。
以胡大老爷的手段,即便领着锦衣卫也能荡平各地州府。只需提前给毛骧下道圣旨,命各地锦衣卫听候胡大老爷调遣便是。
这都不是难事!
见此事已定,朱元璋竖起三根手指晃了晃。
"最后一个条件,惟庸,每至一处需给朕上道奏折。"
"若不愿写奏折,或有些话不便明言,写信亦可。"
"通过锦衣卫密奏渠道直送朕手中。"
"总不能连你的行踪都无从知晓!"
"再者,朕也想听听你的见解。"
"你这前任丞相外出巡查,或能让朕听到些不同的声音。"
胡大老爷爽快地应下了这个要求。
无非是写份巡查报告罢了。
易如反掌!
写其他文书或许费神,但巡查报告再简单不过。如同儿时观察日记般,套用固定格式,添些感慨抒情之词,应付朱元璋绰绰有余。
见诸事已毕,朱元璋望着喜形于色的胡大老爷,无奈摇头。
"看你这般欢喜,朕着实羡慕。"
"实话告诉你,不仅你想外出,朕又何尝不是?"
"你尚能在应天城内自由行走,随心所欲。"
"可朕呢?"
"即便微服私访,也有诸多臣子劝谏不休!"
大事已定,胡大老爷立刻恢复了随意姿态。
他冲着朱元璋挑眉笑道:"陛下,此事易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