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某人铁了心不要脸,你再怎么挖苦也无济于事!
当然,老朱心里也清楚,他自己这些年也没少干不要脸的事。
所以,跟胡大老爷争论这些毫无意义。
有这工夫,不如琢磨怎么多提几个条件。
朱元璋沉吟片刻,认真道:
“第一,你这次出去,可别一走走好几年!”
“这样,最多一年,必须回来!”
“能答应吗?”
胡大老爷眨眨眼,心里盘算一番,应道:
“若无意外,臣本也打算一年左右,足够了!”
朱元璋见开头顺利,脸色稍霁。
接着,他伸出两根手指:
“其次,你不能光以私人身份出游。”
“你此行虽是游山玩水,但正好,咱信得过你,你替咱看看这大明究竟如何。”
“待会儿给你道圣旨,补个巡抚的缺吧!”
“正三品,代天巡狩!”
“平日你去哪儿都行,看到什么写封奏折,通过驿站或锦衣卫递上来即可。”
“但若遇上贪赃枉法之事,你直接带着锦衣卫给咱办了!”
“回头递个折子给朕就行,如何?”
“哎呀……巡抚啊!”
胡惟庸一听这话,只觉得牙根麻。
暗自思忖片刻,果断摇头。
“不成!”
朱元璋闻言顿时沉下脸来。
“胡卿这是何意?”
“让你游历山水时顺带办差,有何不妥?”
胡惟庸见天子动怒,连忙解释。
“陛下明鉴,非是臣推诿,实乃巡抚之职不便轻领。”
“按朝廷规制,巡抚出巡皆有定例。”
“若依陛下所言以巡抚身份出游,还能叫游山玩水吗?”
“这分明是公务劳顿啊!”
“故臣愿领命,但请勿授巡抚衔!”
话说得斩钉截铁。
老狐狸岂会中这圈套?
以巡抚之名出行?
那叫奉旨办差,哪还是逍遥快活!
朱元璋不料胡惟庸如此机敏。
刚埋下的钩子,转眼就被识破。
天子心下颇觉不快。
既已点破,强求无益,便颔道:
“那改授巡察御史亦可。”
“有此身份便于查情,将沿途见闻上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