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还被阴素凝取笑了一番,说他像卓亦常的老爹差不多,简直是舔犊情深。
于是当晚齐开阳就舔得阴素凝娇喘阵阵,呻吟不停。——这几月下来每日从阴素凝身上学习,齐开阳的床上功夫长进着实不小。
三日文试后六日武试,中榜的学子还要参与殿试。
朝堂用人之际,每一位学子的才学阴素凝都要亲自考校过。
正因如此,她才敢答应齐开阳,绝不会让人徇私舞弊,暗中将无名气,无背景的卓亦常给涮掉。
齐开阳从未觉得日子这么漫长,六日之试仿佛过了六年。
阴素凝看他抓耳挠腮的,说要不派他做个监考官,去考场见一见卓亦常。
齐开阳摇头拒绝,科考之事不仅是卓亦常的人生大事,亦是卓妈妈半生心血所聚。
齐开阳不想给义弟一丁点的干扰。
三日文试已过,阴素凝特地出宫去了趟礼部。
奉皇帝旨意,考生交卷之后立刻封卷,考官们集中在府衙里不得外出,外人亦不得入内,直至出榜。
旨意其实是阴素凝拟的,为禀公正,她自己一样不能例外。
回宫之后齐开阳数度张嘴,最终忍住了没问。
阴素凝憋了他半日,才笑嘻嘻道:“好啦好啦,你别担心了成不成?卓老爹。”
齐开阳白了她一眼,低着头也不知道是生闷气,还是忐忑不安。
怪自己先前的话说得太满,什么只需公平,卓亦常必中进士云云,搞得现下都不好开口。
“我特意问过监考官,你那位好兄弟半日就已做完了草稿。其后不卑不亢,检查了一遍又一遍,修饰了一遍又一遍。交卷前两个时辰,在卷子上抄正。监考官见他与众不同,巡视时留意了好几回,赞不绝口。”阴素凝忍俊不禁,怕他憋坏了,将实情和盘托出。
齐开阳长舒一口气,阴素凝又道:“榜单出来之前,卷子都要送过来,我亲自再检阅过才放榜,这下安心了没?”
“哎呀你不早说。”齐开阳喜笑颜开,横抱阴素凝转了个圈,在她脸颊上重重亲了一口,道:“好凝儿,还是你细心。”
阴素凝用衣袖在脸颊抹了一把。
这一口亲得好重,料想留下红痕,皇后娘娘嗔道:“对你那个好兄弟可比对人家上心多了,哼,把这印子留给大臣们看。”
“别别别。”齐开阳挤眉弄眼讨好道:“我今后一定更上心,更卖力。”
“去。”
自己这官儿做不做无妨,阴素凝的皇后做不做,她自己也不上心,无非是暂为栖身。可要是影响了卓亦常科举,那就不好了。
三日文试之后便是武试。
武试有校场演武与韬略两项,前后共六日。
相比起文试,齐开阳对武试毫不担心。
卓亦常弓马娴熟,校场武试不在话下。
至于韬略,修行时小伙伴们时常玩些结阵斗法的小游戏,齐开阳从未赢过。
九日科考紧张又一晃而过,再经半月,考官们批卷已毕,卷子被送到延宁宫。
阴素凝逐份阅过,一卷不漏。
在大朝会上经皇帝御笔钦点,这才放榜。
今科的进士需殿前面圣,榜单只放入围进士之名,不列名次。
待陛下考校之后,才揭三甲之名。
齐开阳看皇帝那个昏庸的样子,撇了撇嘴,就这样的,也配考校我的好兄弟?
金銮殿上龙涎香缭绕,群臣毕至,皇帝升殿高坐龙椅,宣本榜进士们觐见。
齐开阳一身戎装立在金銮殿口,见新科进士们从禁宫城门外鱼贯而入。
卓亦常身在文科第三位,目光平视,不卑不亢,步伐沉稳,一身浩然正气若隐若现。
他穿过城门后微仰首先天略停片刻,似在向卓家列祖列宗祷告。
三十余名文进士,二十余名武进士,在金銮殿的台阶前下跪山呼万岁。
卓亦常远远看见齐开阳,好一阵惊喜。
他年纪刚十五,为人已十分沉稳,喜不外露。
大宋国龙凤齐至殿门前,居高而坐。
大太监唱诸进士之名与文武试的成绩,皇帝兴致缺缺,唯唯尔尔,阴素凝侧耳倾听,目光从诸进士脸上一一掠过。
卓亦常的成绩文榜第三,武试第一。
文武双全,自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阴素凝在皇帝身边耳语几句,皇帝唤过大太监,阴素凝无奈,只得亲口对大太监而言。
“宣卓亦常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