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一看这情况,连忙站起来,走到猎人跟前,说道:“两位大哥,你们别误会,我是路过的,迷路了,被胡大娘请来喝喜酒的。他们都是好人,不是山贼,也不是鬼怪。”
高个子猎人看了看陈默,又看了看院子里的人,狐疑地说:“你说的是真的?这林子里我走了十几年,从没见过这么个院子,也没听过有什么胡家。”
胡大娘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家住在林子深处,平时不怎么出来,所以你们没见过。今儿是我女儿大喜的日子,不想惹麻烦,还请两位小哥高抬贵手,不要打扰我们。”
矮个子猎人还想说什么,高个子猎人拉了拉他的胳膊,小声说:“看这小哥不像是说谎的,而且他们人多,我们俩也讨不到好,不如算了。”矮个子猎人想了想,放下了弓箭,对胡大娘说:“既然是办喜事,那我们就不打扰了,不过你们最好别在这里久留,最近县里在抓山贼,要是被官差看到,难免会误会。”
胡大娘连忙点头:“多谢两位小哥提醒,我们知道了。”
两个猎人又看了一眼院子,转身走了。院子里的人这才松了口气,胡景行走到陈默跟前,抱了抱拳:“多谢陈小哥刚才解围,不然今儿这喜事怕是要办不成了。”
陈默连忙摆手:“没什么,举手之劳而已,我只是不想看到你们被误会。”
胡大娘也走过来,拉着陈默的手,感激地说:“陈小哥,你真是个好心人。刚才多亏了你,不然阿瑶这婚怕是要黄了。老婆子也没什么好谢你的,这是我给阿瑶准备的嫁妆里的一块玉佩,你拿着,就当是谢礼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到陈默手里。
那玉佩是碧绿色的,上面雕着一朵莲花,摸起来冰冰凉凉的,很光滑。陈默连忙推辞:“大娘,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我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不用谢礼。”
“你就拿着吧,”胡大娘把玉佩塞到他手里,“这玉佩能驱邪避灾,你一个人在外头走,带着它也安全。再说,今儿你能来参加阿瑶的婚礼,就是缘分,这玉佩就当是缘分的见证。”
陈默见胡大娘态度坚决,只好收下了玉佩,小心地放进怀里。
接下来,院子里又恢复了热闹,大家开始喝酒吃菜,有人还拉着陈默喝酒,陈默推辞不过,又喝了几杯,只觉得头晕乎乎的,眼皮也越来越重。胡大娘看他快睡着了,就把他扶到旁边的一间小屋里,让他躺下休息。
陈默一躺下就睡着了,还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跟着送亲的队伍,走在铺满红布的小路上,阿瑶的红盖头被风吹开了一角,露出了一张圆圆的脸蛋,眼睛又大又亮,正对着他笑。
等他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院子里的红灯笼还亮着,但已经没有了白天的热闹,只剩下几个丫鬟在收拾桌子。他坐起来,揉了揉眼睛,走出小屋,看到胡大娘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一块红布,像是在缝什么。
“大娘,我睡了多久?”陈默走过去问道。
胡大娘抬起头,笑着说:“你睡了快两个时辰了,现在天已经黑了,你舅舅家离这儿还有段路,今晚怕是走不了了,不如再住一晚,明天一早我让景行送你去。”
陈默想了想,点头答应了。他走到院子门口,往外看了一眼,只见外面黑漆漆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刚才那条铺着红布的小路也不见了,只剩下茂密的树林。
“大娘,白天那条红布小路怎么不见了?”陈默疑惑地问。
胡大娘笑了笑,说:“那是给阿瑶送亲用的,现在亲已经送完了,自然就收起来了。”
陈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也没再多问。
晚上,胡大娘给陈默端来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里面还卧了两个荷包蛋。陈默饿坏了,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觉得这面条比他吃过的任何东西都好吃。
吃完面条,胡大娘又跟他聊起了家常,问他家里的情况,陈默一一说了,说起他爹去年去世的时候,忍不住红了眼眶。胡大娘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别难过,你爹在天上看着呢,肯定希望你好好的。”
陈默点点头,心里好受了不少。
第二天一早,陈默就醒了,院子里已经有人在忙活了,胡景行也起来了,正陪着阿瑶说话。看到陈默醒了,胡景行笑着说:“陈小哥,醒了?我已经备好马了,这就送你去青溪村。”
陈默连忙道谢,跟着胡景行走出院子。院子外停着一匹白马,跟昨天胡景行骑的那匹一样。胡景行扶着陈默上了马,自己也翻身上马,坐在陈默身后,驾着马往青溪村的方向走去。
马跑得很快,没过多久就出了青丘林,到了熟悉的田埂上。陈默指着前面的村子说:“就是那儿,青溪村。”
胡景行勒住马,笑着说:“那我就送你到这儿吧,你自己进去。以后要是有空,还可以去青丘林找我们玩。”
陈默点点头,从怀里掏出玉佩,想还给胡景行,却被胡景行按住了手:“陈小哥,这玉佩你就拿着吧,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再说,这玉佩跟你有缘,你戴着它,能保平安。”
陈默见他这么说,只好又把玉佩放回去,抱了抱拳:“那多谢胡大哥了,也替我谢谢胡大娘和阿瑶姑娘。”
“一定。”胡景行笑了笑,驾着马转身往青丘林的方向走去,很快就消失在树林里。
陈默站在原地,看着胡景行离开的方向,心里觉得暖暖的。他转身往青溪村走去,找到舅舅家,把玉佩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舅舅家的虫灾后来在官府的帮助下解决了,陈默在舅舅家住了半个月,才回仁和县城。回去的时候,他特意绕路去了青丘林,想再看看胡家的院子,可走进林子里,却只看到茂密的树木,没有红布小路,也没有院子,就像他第一次来的时候一样。
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任何痕迹,只好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回到县城后,陈默把自己在青丘林遇到狐妖嫁女的事跟街坊邻居说了,可大家都不信,说他是在做梦,还有人说他是读书读傻了,编瞎话骗人。陈默也不辩解,只是把那块玉佩拿出来给大家看,大家看到玉佩雕工精美,都啧啧称奇,但还是不信他遇到了狐妖。
后来,陈默娶了个邻村的姑娘,生了个儿子,他常常把狐妖嫁女的故事讲给儿子听,儿子听得眼睛都直了,总吵着要去青丘林找胡家的姐姐。陈默每次都笑着说:“等你长大了,爹就带你去。”
那块碧绿色的莲花玉佩,陈默一直戴在身上,戴了一辈子。据说他去世的时候,玉佩还在他的贴身口袋里,颜色比刚得到的时候更绿了,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而青丘林里狐妖嫁女的故事,也随着陈默的讲述,慢慢在仁和县流传开来,成了当地人人皆知的民间传说。直到很多年后,还有人说,在中元节前后,要是运气好,还能在青丘林里看到红灯笼,听到丝竹声,那是胡家又在办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