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越来越市场化,许多国营厂由于竞争不过私营企业而纷纷入不敷出。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国营厂倒闭重组的策略应运而生。
而张爱华就瞅准了这个时机,让她的家人承包了一个纺织厂,她则以服装厂的名义拿下了钢铁厂。
重组工厂不好管理,张爱华运用雷霆手段进行改革,还是那个原则,多劳多得,奖金和绩效挂钩。
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仅凭死工资仅能覆盖基本的生活支出。
若想改善生活质量,还是要依靠奖金。
所以,职工们为了保住饭碗,也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都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
张爱华也说话算话,工资奖金按时按量放。
当把厚厚的钞票拿到手里后,职工们心里更加踏实了,他们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跟着张爱华干,吃不了亏。
市里把张爱华树立为优秀典范,大力宣传她在重组国营厂这件事上的优秀表现。
张爱华在作报告时却从不居功自傲,总是把功绩往领导、员工身上推,听得台下的领导和职工们心里美滋滋的,脸上有光。
她自己想得开,功劳不用她来争,大家有目共睹,那就是她的。
但是她把其他人带上,那就是她有格局,有胸襟,有大局观,轻易就可以获得人们的好感。
政绩重要,而群众基础和领导赏识对于一个想要往上爬的人同样也很重要。
前者她已经有了,后者才是她要争取的。
显而易见,她的做法很有效果。
大家都很满意。
所以,这一年的全国杰出青年和劳动模范全都颁给了她。
褚翰文和张天泽高兴极了,拿着两个奖章翻来覆去地抚摸,恨不得挂自己脖子上跑大街上炫耀去。
但妈妈说做人要低调,越是荣誉加身的时候,就越要谦虚谨慎。
他们也就只能在家过过瘾。
眼看张爱华越混越好,褚志国很眼馋。
可也只是眼馋而已。
机械厂是个大厂,里面关系错综复杂,在领导层中他算是个小年轻。
副厂长给了他,但要去掉副字转正,也不知道要熬多少年。
毕竟副厂长又不止他一个,且背景都很硬。
“还是小小服装厂好升官呀!“有一次他带着褚翰文出去吃饭的时候,忍不住当着儿子的面吐槽。
这让褚翰文燃烧着的对妈妈无比崇拜之火瞬间熄灭,只剩一点小火苗还在苟延残喘。
他也觉得爸爸的话很对。
服装厂竞争肯定不能和机械厂比,机械厂不好混,但爸爸还是做到了副厂长的位置。
而妈妈虽然是厂长,但也只是小小服装厂的厂长,份量是不能和机械厂副厂长相提并论的。
别看褚翰文还小,但脑子里自有一套社会体系,能权衡利弊,将人分出个三六九等出来。
谁有用谁有地位,他心里门清儿。
对什么人就用什么态度,热情和疏离拿捏的很稳。
有时候张爱华都不明白,他小小年纪,心思怎么就这么复杂成熟。
相比而言,张天泽就简单通透许多了。
张天泽对周围人基本秉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就是热情好客,礼貌爽朗。
遇见家境比她好的,她乐呵呵跟人聊天。
家境不如她或者非常差的,她也照样笑眯眯地和人家谈天说地的。
有时候褚翰文看不惯她就会说她:“你跟那种人有什么好聊的,家里就一个工人其余都是泥腿子,衣服都洗的白还拿出来穿。
和这种人站一起都跌分,你还和她们一起说话,是怎么忍下来的。”
张天泽就故意问他:“那你说我该和谁玩?”
“当然是领导干部子女、大院子弟这些高干子弟了!
张天泽,你不要太傻,要分清楚形势。
你要明白将来对你有用的是哪些人,你要把时间用在有效的地方。
而不是跟无用的人混在一起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