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
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燧石重重地划击在药池盖板的钢片上,迸射出一簇耀眼的火星。
火星瞬间引燃了药池中细腻的引火药。
微弱的火光闪过。
紧接着——
“砰!”
一声远比火绳枪射击更干脆、更响亮的轰鸣,在密闭的试验场内炸响!
枪口喷吐出炽热的火焰和浓密的硝烟。
强大的后坐力让老兵的肩膀微微一颤。
透过尚未散尽的硝烟,众人急切地望向远处的靶子。
只见那个木人靶的胸口位置,赫然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孔洞!
“成了!成了!”一名年轻工匠忍不住激动地喊了出来。
“打中了!直接打穿了!”另一人也兴奋地挥舞着拳头。
毕懋康和孙元化没有像年轻人那样失态,但两人紧握的拳头,因用力而微微白的指节,暴露了他们内心同样汹涌的狂喜。
孙元化快步走到靶子前,仔细检查着弹孔,又测量了距离。
“五十步!直射!穿透棉甲!”他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向毕懋康汇报。
毕懋康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数月来的所有压力、焦虑和疲惫,都随着这口气吐出去。
他走到那支还在散着硝烟味的燧枪前,如同看着自己最杰出的孩子,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与自豪。
“快!”他猛地转身,对一名弟子吩咐,“立刻将此枪,及试射记录,密封装盒,以最快度,呈送陛下御览!”
“是!老师!”
……
西苑,暖阁。
崇祯正在批阅关于晋商抄没物资变现情况的奏报,王承恩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喜色。
“陛下,皇庄军械局,毕懋康、孙元化联名急奏,并呈上密匣一个。”
崇祯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抬起头:“哦?呈上来。”
王承恩连忙将一个用火漆密封的木匣,以及一份奏折,恭敬地放到御案上。
崇祯先打开了奏折。
快浏览着上面关于试射成功的描述、数据,以及毕懋康等人难以自抑的激动言辞。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但若细看,便能现他眼底深处,有一丝极细微的波澜闪过。
放下奏折,他亲手打开了那个木匣。
红绸衬底之上,那支刚刚经过试射、甚至还没来得及彻底清理干净硝烟痕迹的燧枪样品,静静地躺在那里。
冰冷的金属,温润的木托,精巧的燧机括。
一切,都与他记忆中,那推动世界军事革命的关键武器,一般无二。
不,甚至在某些细节上,因为融入了毕懋康等人的智慧,显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