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八零老太重生断亲,白眼狼傻眼了 > 第70章(第1页)

第70章(第1页)

赵茹安正在院子里晒豆子,院门就“咚咚咚”被拍响。她抬头一看,是堂嫂罗桂花,脸上堆着笑,笑里带点讨好。

“哎呀,茹安,你妈在家吧?我有点事想找她说。”

“在屋里呢,嫂子进来。”

沈若棠坐在炕边缝东西,听到脚步声抬头,神色平淡,“桂花,有事?”

“嫂子,你这人还真不绕弯。”罗桂花笑着往炕边凑,“我这不是来求您帮个忙嘛,家里那口子病了,厂里这月没工资,日子有点紧。您手上宽裕,借我点钱应应急,等下月了立刻还。”

沈若棠没接话,手上针线还在走。她针扎得稳,一针下去,线直,布服。

罗桂花等了一会儿,陪着笑,“嫂子,我知道您现在过得好,街上谁不知道您心善?帮我这回,下个月我一准送回,利息我也不占您便宜。”

沈若棠停下手,抬眼看她,“你借几次了?”

罗桂花脸一红,“三回……不,两回。”

“上回你说孩子交学费,钱给了,后来买了新衣服。那次钱还我了吗?”

“那是意外,孩子急着穿,等下月——”

“再下月?你上次也是这么说。”

罗桂花的笑僵在脸上,尴尬地揉手,“嫂子,您别这样算账似的,我是真有难处。”

“我也难。”沈若棠语气淡淡,“我年轻的时候也求过人。那会儿我明白一个理——求人不如自己咬牙。你现在这嘴甜,过两天钱拿不出来的时候,嘴就变苦。”

罗桂花讪讪,“嫂子,您这话太冷。”

“冷点好,暖多了人不记事。”

赵茹安在旁边递茶,“嫂子,妈不是不帮,您真有急事,能不能先想法子找厂里支点?”

“他们哪肯给支!”罗桂花急了,声音尖起来,“我就借个百八十块,你们至于这样看我?”

沈若棠放下针,语气平平:“不是钱的事,是规矩。你要真借,我也不拦,但要写条。”

“写条?咱一家人,至于?”

“至于。写条是理,口头是嘴。嘴能改,理改不得。”

罗桂花脸一下沉下去,声音低了几分,“嫂子,您这人心太硬了。”

沈若棠笑,“心软不是病,惯人是病。我这辈子吃的亏,全是因为心软。谁求我我都答应,到头来,人家拿我当垫脚石。我年纪大了,不治这病不行。”

罗桂花的脸白了白,讪笑两声,“嫂子,我不借了。”

“行啊,钱不借,脸还在,这买卖划算。”

她站起来,“我送你出去吧。”

“用不着!”罗桂花甩手就走。

赵茹安憋笑,“妈,您这招,真比收利息还狠。”

沈若棠收起线,淡声说,“狠啥?我这叫留脸。她今天借成了,明天借得更多,借到最后,不是欠钱,是欠脸。她欠多了,连我看都不敢看。”

赵茹安叹气,“妈,您这人真没留情。”

“情留多了是债。你记着,帮人要分清,是扶他站起来,还是让他赖着不走。”

“那您帮过的人多吗?”

“多啊,可真记我好的没几个。

人心这东西,越给越空,给一次感恩,给两次麻木,给三次就成了应该。”

赵茹安想了想,小声说,“那要是您真看到她难受,会不会心软?”

沈若棠笑了笑,语气淡得像水,“心软可以,手不能乱伸。帮人一回是情分,帮十回是傻。人要真想自己过,就得先学会不靠别人喘气。”

屋里安静下来。外面传来有人吆喝卖菜的声音,赵茹安端茶过来,“妈,喝口水。”

沈若棠接过,喝了一口,慢悠悠说:“记着,人情这东西是借不完的。你借一次,就得准备还十次。

要想日子稳,就得学会说‘不’。

有理地说,不丢人。”

赵茹安轻声笑,“妈,您这话要是放广播,全镇的人都得听。”

“让他们听也好,省得回头还怪我心硬。”

天一亮,街口就热闹。有人推车,有人叫卖,买菜的挑着篮子,叽叽喳喳,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供销社门口。沈若棠提着一袋豆腐刚出来,就看见街角围着一群人。

“吵什么?”她随口问摊主。

“你还不知道?老李家媳妇又闹,骂人家卖菜的短斤少两。”

沈若棠皱了下眉。老李家媳妇叫何秋兰,嘴快心狠,邻里都怕她三分。平常谁要惹了她,能被骂到天亮。

赵茹安在她身边低声说:“妈,咱别凑热闹。”

“热闹不凑也得看理。理在谁那儿,咱得明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