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工作室里,李桂芹正低头熨烫着一件刚做好的中山装,春妮和秋菊、冬梅各自在缝纫机前忙碌,见到生人进来,都停下手中的活计,有些拘谨地站了起来。
陈老示意她们继续,自己则慢慢踱步,目光仔细地扫过工作台、码放整齐的布料、挂在墙上的成品和半成品,尤其是在看到那几件为招待所定制的、版型挺括的工作服样品时,停留了许久。他又拿起一块边角料,用手指捻了捻,感受布料的质地。
“嗯,料子选得实在,针脚也密实。”陈老点点头,看向苏晚,眼中带着赞许,“听说你们不仅自己做,还带了徒弟,接了公社单位的订单?”
“是,”苏晚如实回答,“都是大家信得过,给了我们‘晚衍’机会。我们也想着,能把事情做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好一个‘不辜负信任’!”陈老抚掌轻笑,语气带着几分感慨,“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着往城里跑,觉得城里机会多。你能扎根在村里,不仅自己闯出了一片天,还能带着乡亲一起,解决就业,带动风气,这很难得啊!”
他走到院中,看着那片在秋阳下泛着油绿光芒的大棚,又望了望坡地方向:“我听说了,你们不光搞服装,还搞大棚种植,弄生态养殖?思路很活嘛!这才是咱们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因地制宜,多条腿走路!”
陈老的话不多,却句句说在点子上,带着一种高屋建瓴的格局。苏晚和闻声出来的陆衍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心里都受到了不小的触动。
“年轻人,好好干!”陈老最后拍了拍陆衍坚实的臂膀,又对苏晚鼓励地点点头,“‘晚衍’这个名字起得好!既有传承,也有开拓。记住,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了根本,质量是生命线,诚信是立足之本。将来有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去县里找我这个老头子聊聊。”
他没有留下任何具体的承诺,但这番肯定和指引,本身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路,也给予了苏晚和陆衍莫大的信心和力量。
送走陈老,夕阳已将天边染成绚烂的锦缎。苏晚和陆衍并肩站在院门口,看着那块在暮色中显得愈发沉静的“晚衍”木牌。
“陈老的话,你听到了吗?”苏晚轻声说,眼中跳动着夕照的光芒,“他说,我们是农村发展的希望。”
陆衍伸出手,握住了她有些冰凉的手指,掌心温暖而有力。“嗯。”他低低应了一声,目光悠远而坚定,“我们会的。”
他们从最困顿的境地中携手走出,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彼此的扶持,一点点开垦出属于自己的沃土。
如今依然坚韧不拔,携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