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林干事,谢谢您的信任。”苏晚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顾问不敢当,但如果姐妹们不嫌弃,我很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切磋,互相学习。”
林杏见她答应,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太好了!苏晚同志,你真是爽快!那我们就说定了,具体时间地点我安排好了再来通知你!”
送走林杏,苏晚站在院中,看着湛蓝如洗的天空,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开阔。曾经那些或明或暗的排挤、轻视,似乎在“晚衍”实实在在的成绩面前,如同冰雪般消融了。社会地位的提升,带来的不仅是尊重,更是一种能够参与其中、甚至贡献力量的认同感。
几天后,王婶果然带来了两个姑娘,都是本村人,家境清白,性情看着也老实敦厚。一个叫秋菊,十七岁,手脚麻利;一个叫冬梅,十六岁,眼神里透着股机灵劲儿。苏晚考察了她们的基本针线活,又观察了她们的耐心,觉得都还不错,便决定先让她们跟着李桂芹和春妮打下手,从最简单的锁边、钉扣子学起。
小小的“晚衍”工作间,一下子拥有了五名“员工”,显得格外热闹而有生气。苏晚制定了简单的规矩和分工,李桂芹负责技术指导和质检,春妮带着秋菊、冬梅做基础缝纫,她自己则专注于设计、裁剪和高端定制。秩序井然,效率明显提高。
这天下午,苏晚正在裁剪一件客人指定的、样式复杂的呢子大衣,院门外传来一个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苏晚同志在家吗?”
苏晚放下剪刀走出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站在门口,穿着半旧的中山装,洗得发白,却熨烫得十分平整,手里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杖。老者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清亮有神,正打量着院门上那块“晚衍”的木牌,微微颔首。
“老先生,您找我?”苏晚觉得老者气度不凡,不像是普通村民,连忙上前客气地问道。
老者收回目光,看向苏晚,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你就是苏晚?嗯,不错,眼神清正,是个踏实做事的样子。我姓陈,退休前在县里工作。听人说起你们这‘晚衍’的衣服做得好,尤其是工装,又精神又实用,特意过来看看。”
姓陈?县里退休的?苏晚心里一动,忽然想起之前似乎听丽华师傅提过一嘴,县里有位姓陈的老领导,很关心地方经济发展,为人正派。难道。。。。。。
“陈老您好!快请进!”苏晚不敢怠慢,连忙将人请进院子,又让春妮去倒水。
陈老摆摆手,目光却饶有兴致地落在了工作室的方向,听着里面传出的、富有节奏的缝纫机声,问道:“我能不能看看你们做活的地方?”
“当然可以,您这边请。”苏晚引着陈老走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