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勇者斗恶龙、索菲亚的复苏、机甲战士、吞食天地、封神榜等等。
这类游戏之所以好玩,情节是一大亮点,就和看小说一样。
一边积累经验打怪升级,一边随着故事主线不断深入,解锁更多的剧情。
我有一次一连玩了两个通宵,差点猝死,你就说这游戏多吸引人吧。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当年玩的那些中文游戏,除了封神榜,其他几乎都是日本公司原版行,然后由中国的外星电脑科技公司汉化。
当初的汉化分两个版本。
一版是简体中文,一版是繁体中文。
2ooo年那会儿,九年制义务教育才刚刚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正常老百姓大多认识简体,少有人认识繁体。
所以当年的繁体汉化游戏,销量非常不好,大伙玩中文游戏,就是奔着看情节去的,结果搞了一堆繁体字,读都读不明白,还玩个什么劲。
这就导致繁体中文的卡带价格一降再降,如果没记错的话,勇者斗恶龙的简体卡带,当年最高炒到了15o块一本,堪称天价。
而繁体汉化的版本,只要三四十块,虽然也不便宜,但是我卖两张黄盘,除去本钱,就够买上一本。
正因如此,我捡了不少漏,小霸王上能玩的中文游戏,我几乎玩了个遍。
最开始看繁体字的时候,看的我脑仁疼。
一来二去时间一长,还真让我慢慢熟悉了文字内容,就连一些生僻字读起来都不在话下。
不曾想,当初贪玩练就的技能,能在今天的古墓里,派上大用场。
我用手抚摸着石人背上的刻字,部分内容已经因为年代久远,风化的不能辨认,剩下依稀可见的内容,仍读的我触目惊心:
“……孤乃玄宗血脉,开元敕封永王,食邑江陵,牧守东南。”
“忆昔少年,随驾骊山,亲见盛世煌煌;今上蒙尘,奸佞蔽日,已是社稷倾颓……”
“……幸而拂菻国国师相助,借噬脑红虫,于先贤遗冢中,得上古记忆。借此绘制星图二十有八,孤为之命名《天星风水秘术》。”
“孤夙夜研读,推演祸福吉凶,终得以窥探李唐气运,江山待易主耳。”
“……孤自领骁骑北上长安,拂菻国国师于沈州斡旋,断李唐风水。”
“凌烟阁中皆鼠辈,江淮儿郎亦可为。此去神都,必将功成,凡孤麾下,斩一贼赏十金,擒逆封万户……”
“诸君,拔剑——随孤诛尽奸佞,再造李唐国祚!”
我断断续续的读完了石刻上的内容,估摸着只有原文的5o%。
仅凭这些,已经足以推断出李璘叛乱事件的大概。
特别里面提到的几个关键信息,更加坚定了我要找到藩王主墓室的决心。
一是李璘在叛乱前挖了很多上古先贤的古墓。
他盗墓不是为了求财,而是借用噬脑虫能够吞吐记忆的特点,盗出了很多上古先贤的记忆,从而窥探到天星风水术的秘密。
二是李璘通过推演,得知李唐气运衰颓,这才大举起兵。
只不过李璘的推演好像出了点问题,非但没有再造李唐国祚,反而导致他大庾岭惨败,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石刻上反复提到拂菻国国师,两人一北一南相互策应。
李璘亲自领兵北上,拂菻国国师在沈州附近凿山断河,只为破坏李唐国运。
唐朝时期的沈州,就是现在的沈阳附近,这个地点恰好是藩王墓的位置。
有道是:“岂料凿断龙脉处,竟是自家王气根。”
时也命也,机关算尽,李璘到头来国运没断成,反倒把这个浩大的工程,作为了自己埋骨的坟茔。
袁大头在一旁反应了好一会,才开口问道:“这一篇小作文,应该是藩王叛乱前的动员令吧?最后那句凌烟阁中皆鼠辈,江淮儿郎亦可为,这不纯纯的装逼吗?”
“为了提振士气,该装就得装。”
“那时候的兵,文化素养都这么高吗?叽里咕噜文绉绉的,他们竟然能听得懂。”
“不一定要让所有人都听懂,古代行兵打仗,讲究个师出有名。这篇行军动员,目的是要把自己粉饰成仁义之师,一切都是顺应天时,如果不这样,谁会陪着藩王老儿玩命。”
我回答了袁大头的几个问题,他倒是通透了不少,但是我的心里仍是一团迷雾。
因为石刻上并没有提及任何关于阴阳渡口的线索。
这也不得不让我重新调转矛头,把重心转移到张袍身上,想着能不能从他的嘴里,再撬出一点有用的信息。
谁料没等我问,这小子竟然主动开口。
“冥河之水浩浩荡荡,之所以能沉鹅毛棉絮,是因为下面埋着六千将士的遗骸,他们魂魄不散,誓死守卫藩王,任何出现在水面上的东西,都会被他们拉进水底。想要过河,除非摆渡人撑船,否则没有人能过得了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