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家父田舍郎,六元及第震朝堂 > 第123章 大结局(第1页)

第123章 大结局(第1页)

二百人想赢里面,还收编了一群土匪,各种阴招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别的不说就说那八大金刚,他们分开是一盘散沙,可要聚在一起,总会出现一个点子王……

以前他们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沈庆之一直把他们当成职业军人培养,只要一声令下,让他们排队赴死他们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最重要的,你们这群禁军中很多人都没见过血,那二百人可是踏平了陷空山的存在,哪个人手上没几条人命?

一听说要对抗演练,二百人嗷嗷怪叫,他们早就手痒难耐了。

王玖是正规军出身,平日里还担当军事教官,传授所有人兵法和为将之道。

司礼监太监刘文烈,以前是矿场的小吉祥物,沈庆之和他交流过几次,这老东西简直就是做政委的不二之选。

可刘文烈起初确实拒绝的。

刘文烈可不是什么正八经的太监,他是玄甲军出身。

曾经是老皇帝的亲卫,因为流失射中某个部位,被迫做了太监。

他瞧不起乡勇,认为这群人就是民夫。

可当他在沈庆之的软磨硬泡之下来了军营,立刻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沈庆之只有理论,没有实际练兵经验,但他有正规军出身的王玖。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选兵和后勤。

在沈庆之看来,选兵的标准就是穷,其次就是祖祖辈辈都是在械斗中长大的。

后勤就简单多了,所有乡勇必须吃饱吃好,灵山军营每名乡勇的最低伙食标准:一斤肉,两斤蔬菜瓜果,二斤主事。

光是菜单就让刘文烈倒吸了一口凉气,不知道还以为沈庆之在养死士。

可偏偏,沈庆之还立下一个规矩,凡有贪墨后勤补给者,直接斩杀。

要知道,到了王朝末期,吃空饷的事情屡见不鲜,层层可口下来,到了士兵手里的少之又少,但凡要是能足额放粮饷,边军半年时间就能直接扬了南王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灵山军营的军法可谓是细致入微。

先刘文烈看到的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对于惩罚,只有两项:关禁闭、斩。

在灵山军营,就没有逐出军营一说,要么留下要么死!

此时此刻,刘文烈才感觉到沈庆之不一般,打起精神继续看灵山军营的操练。

一本《练兵实记》,二百乡勇人手一本,除了要全部背诵下来之外,王玖每天还会利用半个时辰的时间,教他们操练细节,这完全是把这二百人当成将官培养。

这本书从伍法开始,分别是练胆气、练耳目、练手足、练营场操、练行营、练野营、练营阵、练将官。

里面还有各种战法,像是骑射、哨卫、水战、泅渡等等,也要每个人都达标。

不懂行的人看见了或许会嗤之以鼻,但在刘文烈看来这就是武朝急需的强军之法。

武将出身,他早就现武朝军队的症结所在,但他始终是人微言轻,更何况太监不得干政,这让他一直很孤独。

继续砍下去,他看到了鸳鸯阵、看到了三三制、看到了……

几乎这本兵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为了纠正武朝军队存在的弊端。

刘文烈仿佛看到了希望,仿佛实现了强军强国梦。

刘文烈的手死死的攥着兵书,仿佛被抽空了全部的力气,瘫软的坐在地上。

一个没忍住,老泪纵横,“我刘文烈能遇到沈公子,是几辈子修来的福祉,从今以后,刘某以沈公子马是瞻,上刀山下火海绝无二话。”

王玖见状抿抿嘴,当初老子和你一样,看到这本兵书瞬间哭成了泪人。老刘呀,你就好好的跟着沈公子学吧,沈公子肚子里的手艺多着呢……

于是,沈庆之连续七天的时间给刘文烈普及思想政治相关,刘文烈也是一点就透,这尼玛不就是简化版的三纲五常吗?交给咱家吧,保证让着二百人忘记生死,变成纯粹的杀戮机器。

一个正规军做军事教官,一个洗脑小能手,带着一群穷怕了的精壮汉子,你就说他们的战斗力得有多强吧。

一场对抗演练开始,六百对二百,看上去是一场碾压局,可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二百人一个照面就把禁军给冲散了,没有什么战术,就是简单粗暴的硬碰硬,一炷香的时间刚过,六百人就被打的人仰马翻。

王玖给所有人做战后复盘,刘文烈给禁军们洗脑,李德铠这群人也彻底服气了,他们不是输在战术,单纯的只是输在单兵素质上。

这就是所有人经常说的:兵强马壮!

打服了禁军,沈庆之开始鼓捣黑火药了。

程铁柱还在坚持搞研,火绳枪得到了全面升级,铁器厂已经能制作米涅弹和膛线了,火绳枪的威力拉高了好几个档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