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考生们都喜欢押题,根据考官的喜好猜测会出什么样的题目。
豪门大户在考试之前,还会请一切名儒帮忙押题。
以前考官出题还算正规的时候,押题还是很准确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考题一个比一个刁钻,就很难押中题目了。
四大才子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誓考完之后,一定要沈庆之给他们出更多的题目,他们要无限制地把题刷下去。
科考的考题,他们已经写过了很多次,苏渊明也指点了他们很多次,毫不夸张地说,光是破题思路,他们就有几十种。
凭借优秀的刷题功底,四大才子从容淡定地研磨下笔。
一直到考试结束,四人这才在贡院的门口集合,归心似箭啊,但凡沈庆之不是晚辈,他们都想给沈庆之磕一个了。
坐着马车连夜赶路,回到了沈宅,四人激动得简直要哭了。
“怎么连夜回来?”沈庆之看到他们明显一愣,“考得不好?”
“不是考得不好。”马彼德上前拍拍沈庆之的肩膀,“是考得太他娘的好了,但最终结果还要等上三天。”
随后,陈长青和吴群也像模像样地拍拍沈庆之的肩膀,最后是沈道正。
“那就等科考结果吧。”沈庆之随后安排下人烧了热水,四大才子舒舒服服地泡了澡这才入睡。
考试结束,试卷收集起来,蔡成功带着一众县学政,连夜批阅试卷。
虽然不是朝廷的正规开始,但为了防止有人作弊,还是把所有试卷全部糊名。
众人一丝不苟的批阅,很快就把及格的试卷归拢起来,由蔡成功做最后的筛选。
当几篇极为出众的文章出现在案头,作为观复书院的山长,四大才子的老师之一,沈无忌搭眼就看出来其中一篇是沈道正的,另外三篇是陈长青、吴群和马彼德的。
蔡成功拿起沈道正的试卷仔细品读了两遍,笑着看向沈无忌,“虽然糊了名,但老夫也能猜个大概。不出意外的话,老夫手中的文章是沈道正写的。”
果不其然,在拆开了糊名纸,沈道正的名字也出现在一众考官的眼前,沈无忌眼睛里也露出浓浓的傲娇,原以为他们四个拉低了书院的录取率,万万没想到事情来了大反转,是四大才子再次打响了书院的名声,也拉高了书院的录取率。
如果他们四个全都中了进士,恐怕今年北方第一荣誉书院的匾额,就要轮到观复书院挂上三年了。
过完新年,皇帝和百官经过休息,个个精气神十足,朝会也十分热闹。
“今年是大比之年,时间没有更改。”老皇帝环视众人,“朕觉得,今年的秋闱就让王爱卿来挑选翰林学士前往各地方知府衙门主持乡试。”
很明显,老皇帝是为了会试打基础,不出意外的,今年的会试应该是王杰主持了。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内阁大学士主持会试的情况不多。
原本外面都在传闻,会试的热门人选是礼部尚书戴胄。
戴胄现在只缺一个机会,只要主持一场会试,履历也就完整了,也可以确定,他就是内阁的接班人之一。
可万万没想到,老皇帝有意点王杰做会试的主考官,这简直就是给天下的考生增加考试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