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始放题了。
是两道八股试题:第一题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焯之不欲,卡庄子之勇,冉求之艺。
第二题为,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
看到第一道题目,考生们还长出了一口气,这道题目很简单,说的是做人的修为,要集臧武仲的智慧、公绰的廉洁、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于一身,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全才。
可到了第二题,很多人都是两眼一黑开始骂娘了。
这出题的考官几个意思?
自己上岸了,就不给后人留活路了?
我就问你,能不能好好地出题。
被诸多考生怒视的沈无忌却满脸无辜,这题目也特么不是我出的呀。
反观周桦骢则是稳坐官椅,优哉游哉地抿了一口茶。
题目都是他出的。
原本想放放水,让考生的录取率高一些。
可现在突然施行摊丁入亩,读书人家里未来也不缺钱了,自然要对考生严苛一些。
尤其是,出的题目都是要上报州府的,如果县太爷出题太形式主义,会被上面问责的,很明显,周桦骢对自己出的题目还是很满意的。
身边,五柳先生抿抿嘴,“守正,你这考题恐怕要难倒一大批的学子了。”
“先生,朝廷择才不能马虎。”周桦骢笑盈盈地看着五柳先生,“科考之路,自然也不能一帆风顺。如果连一道简单的解答题都答不出来,将来还怎么靠举人考状元?秋闱的考试,可比县试残酷多了。”
“确实如此。”五柳先生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保定四大才子在哪个位置?”
“就在天字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周桦骢解释道,“这四个位置的光线是最足的,下官也想看看他们的表现。”
考场中,所有人都在琢磨第二题,唯独四大才子直接把第二题给无视了,先用腹稿书写第一题,最难的留到最后,这是多年不中积攒下来的经验。
环视四周,很多考生都在纠结第二题,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有那功夫都能答完第一次顺带着润色一下了。
周桦骢、五柳先生的目光能直接看到四大才子的考棚,见他们直接无视了第二题,专心解答第一题,都满意地点点头。
沈无忌抬眼看去,总觉得沈道正变了,可哪里变了他又说不出来。
很快,在大部分考生还在纠结第二题的时候,四大才子已经把第一题解答完毕,吹干了墨汁,把试卷放在一旁,开始认真审阅第二题。
不怪考生们无法破题,是这道题目前后不搭,一点逻辑都没有。
“以仗叩其胫”是孔子对行为失范的原壤的一种警示动作,而“阙党童子”是另一个独立的人物。
写作难点就是把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人物串联起来,构思出自己的逻辑和情节,这对考生的文学功底和思维灵活性要求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