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台阶被光线映照的剔透明亮,姜承肆跨过最后一级台阶走进大殿时,百官早已在此恭候多时。
伴着黄为善的一声通传,众人一齐跪地高呼万岁。
他一步步走到那高位上,视线扫过众人一眼后,淡淡的说了句平身。
“诸卿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姜承肆的面色看着仍旧冷若冰霜,眼眸中藏着让人看不穿的情绪。
尽管神色如常,但他眼下的一圈淡青色,却透出了一股疲态。
隔得稍远些的群臣或许根本看不出,站在皇位一侧随侍的夏鸣却看的真切。
「这几日的折子也太多了点吧,皇上再分出两只手也不够批的……」
「我就告了一天假,怎么瞧着他比前日还疲累。」
「不过,那折子里正事全无,除了吹嘘各地秋收的粮产,便是些溜须拍马的漂亮话。」
「皇上能一本一本看完,也算是很有耐心了。」
姜承肆原本还在忍着从心底漫溢而出的困倦,如今听到久违的心声,却忍不住将背挺得更直了些。
真的能从朕的面色上看出疲累么?
许是今这眼下的乌青闹得。
这般想着,姜承肆的心底竟有些懊恼。
早知如此,便不总是熬夜批折子了。
身为天子,怎能让人看出这些……
他也开始在心底嘀咕了几句,但区别在于,他的心声,没人听得到。
这样也是最安全的。
转念一想,姜承肆不由得因此对那些阿谀奉承的话更为厌烦了,他也在心底将那一类折子的奏明之人列举了出来,给他们一个个记上了一笔。
早朝仍在继续着。
姜承肆一边端坐在高位之上,一边听着殿前的百官挨个奏请。
听着听着,思绪便放空了。
如他所料,今日在朝堂上报给自己的诸事,大对数依旧是关于秋收的。
这几日的早朝比往常延长了不少,每每到午后才结束,连带着朝中众人连午膳都一同推迟了许久。
自从一个岭南的地方官起了个梁丰物足的话头,得了皇上一句“政绩尚可”的评价后后,各地的官员便都争着抢着上奏。
每日不是说量产丰饶,就是说些四海生平的吉祥话,恨不得将当今天下说成一个空前绝后的盛世。
若是换做旁朝别代的君王,在听闻这类进言后,说不定就信了,姜承肆一惯对这类话却没什么欣喜的感觉。
他一向只注重实际上的政绩,不信虚言。
此刻,各地官员已经将此事奏了个遍,又轮到那位岭南巡抚吴道铭上奏了……
他看准了时机,面上露出一丝自以为得体的笑容,出列后,跪了下来。
他将目光放在那折子上,两手递呈着,随后垂开口。
“启禀皇上,臣昨夜在府中夜观天象,竟看到隐隐有一道状似弯钩的银色光亮从天边一闪而过,像极了粱粟低垂的模样。”
“恰逢秋收时节将至,臣感慨万千,仿若看到了良田千顷的美状。臣斗胆向皇上献诗一,以此感念吾皇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