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 第274章 乱战之中(第1页)

第274章 乱战之中(第1页)

这场突如其来的论道也就在这个时候结束了,无嗔大师的话音如同晨钟余韵,在赛场的每个角落久久回荡。

无论是台下摩肩接踵的江湖客、贩夫走卒,还是高台上的王侯世子、宗门弟子,皆是屏气凝神,眼底翻涌着难以言说的感触。

方才那些关于“止戈”的箴言,像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每个人心底漾开层层涟漪,连带着高台茶案上袅袅升起的茶香,都染上了几分通透的禅意。

看台上,俱家一行人正凭栏而立,目光追随着台下收杖而立的无嗔大师。

俱兮瑶纤长的手指轻轻搭在雕花木栏上,眼底闪烁着敬佩的光芒,她侧过头看向身旁的父亲,声音轻得像飘落的柳絮:“爹爹,这无嗔大师果真厉害,寥寥数语便将‘止戈’二字说得这般透彻,竟藏着这么深的哲理呢。”

她的声音虽轻,却借着晨风传到了周围几人的耳中。

旁边的人纷纷点头附和,显然也被方才的论道触动。

但身旁的俱承岳却像是没有听见一般,只是定定地望着台下那道银须飘拂的身影,眼神深邃得像是藏着一片深海,脸上掠过一丝极淡的异样——那是混杂着惊讶、追忆与几分复杂的神色,快得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稍不留意便会错过。

俱兮瑶等了半晌,没听见父亲平日里温和的回应,不由得有些疑惑。她转头看向俱承岳,见他仍在出神,便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扯了扯父亲的衣角,声音里带着几分撒娇的软糯:“爹爹怎么了?是方才大师的话太深奥,您想什么东西入迷了吗?”

直到衣角传来轻柔的拉扯感,俱承岳才像是从遥远的思绪中被拉回现实。

他侧过头看向自家丫头,眼底那抹稍纵即逝的异样早已悄然收敛,取而代之的是平日温和的笑意。他抬手摸了摸女儿的髻,笑着说道:“是呀,这老和尚看着平平无奇,竟能把‘止戈’的道理说得如此入木三分,连护国安民的责任都融了进去,爹爹也是着实没有想到呢。”

他的声音听起来平和如常,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一件寻常小事,但话里的“着实没有想到”几个字,却悄悄泄露出内心深处的震动——那是一种被话语戳中过往、触及心事的惊讶,只是被他不动声色地掩在了温和的表象之下。

周围的人都在回味着无嗔大师的箴言,或是低声讨论着接下来的比试,没人留意到俱承岳这转瞬即逝的异样。

唯有一直安静站在他身侧的如意,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情绪波动。

如意微微蹙了蹙眉,眼底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便舒展开来,他如今也只不过是一个被世子好心收下的人,也不会去多管什么。

他将目光重新投向台下,看着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场地,显然接下来的武道比试即将开始,眼底不由得泛起几分期待与感慨

这段时间生的一切,对如意而言简直像一场光怪陆离的梦。

几个月前,他还是个在贫民窟,在街上里挣扎求生的乞儿,每天为了一口吃食就得拼尽全力,连下一顿饭在哪里都不知道。

那时的他,连县城都没出过,更别说想象千里之外的惠州城,想象这高台上的茶香、晨光,还有这般云集了江湖高手与王侯贵胄的盛大场面。

他更不敢想,自己能走到这么远——从泥泞的贫民窟到繁华的惠州,从食不果腹到衣食无忧,而这一切的转折,竟源于那位只是聊了一会的的北辽王世子苏温言。

虽然他到现在都不太清楚“北辽王世子”到底是多大的官,但他看得分明:无论是沿途的州县官员,还是这惠州城里的权贵乡绅,见了苏温言身边的侍从都要恭敬行礼,说话时更是小心翼翼,生怕有半分怠慢。

他隐约明白,那是一个走到哪里都能被人尊礼相待的大人物,而自己这条险些断绝的性命,正是被这样一位大人物的儿子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想到这里,如意望向高台上那个白衣胜雪的年轻身影,眼底充满了感激,也悄悄握紧了拳头——他要好好活下去,才不辜负这份突如其来的新生,但他很快眼神又有些暗淡下来,自己这残缺之身能做些什么呢?

风又起,吹动了看台的帷幔,将远处的喝彩声与近处的低语轻轻揉在一起。

俱承岳望着台下渐渐喧闹起来的人群,端起侍从递来的茶盏抿了一口,茶水的温热顺着喉咙滑下,却没能完全压下心底那被无嗔大师话语勾起的波澜。

而如意则望着即将开始比试的场地,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仿佛方才那短暂的疑惑从未出现过。晨光正好,茶香未散,这场因论道而起的触动,正以不同的方式,在每个人的心底悄然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