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才拿了本书让小山认。
这小子是真争气,一本《三字经》念的那叫一个流畅。
“谁教的?学的不错,为什么没练写字?”
小山看了眼须宁,须宁只得道:“他跟林文胜是好友,林文胜学了什么就教他什么?”
孙秀才:……
“那,这《三字经》你可会背?”
“会。”说完小山就背了起来。
等他背到了半儿,孙秀才直接打断:“《千字文》呢?”
“会!”冯小山小腰一挺又背上了!
考校了半个时辰,冯小山连他们刚学的《大学》《中庸》都能抽背出来,只是意思不太明确,这和林文胜学的不好也有关系。
半个时辰下来,孙秀才美的直捋胡子。
“好,好啊,如此天才十岁才送来读书真真是耽误了。”
须宁也与有荣焉,但还是解释了一句:“不是老婆子不想送,而是家里实在没有银钱,今年的束修能交,到了明年还不知道能不能挣出这束修银呢!”
孙秀才面色一肃,“如果不能念书,这个孩子的天赋就浪费了。老夫也是惜才,今年的束修老夫只收一半,如果这孩子上进,明年也只收一半,不然这书不读也罢。”
天赋如此之好还不能碾压他人,那真是不读也罢,省下银钱干什么不行?
须宁一改在家时的嚣张,态度那叫一个谦卑,连连对孙秀才道谢,完了还让小山给孙秀才磕了一个,双方说好,明日让小山来上学后这才带着人离开了。
“奶,读书肯定要写的,咱家还够银子买笔墨吗?”
须宁大手一挥,“买什么买,就用你三叔的,反正他的东西放着也是放着,你先用着,大不了等他回来再给他买新的用。”
小山:……这,真的行吗?
不过,家里奶当家,奶决定的事儿,想必三婶也不敢说什么。
祖孙俩回了家,一进家门,须宁就开始哎哟哎哟起来,她这副老身子骨今日走了十几里地,那真是哪哪儿都疼,老二媳妇赶紧出来将婆母扶回了屋里。
“娘您哪疼,要不儿媳给您按按?”
须宁坐在炕沿上,“腰疼腿疼,我这身子骨真是不行了,疼死我了。”
宋氏赶紧上手,在须宁腰上捏了起来,小山去了厨房给奶倒了一碗热水,递到须宁面前,“奶,您喝点水。”
须宁伸手接过,这水已经不太热了,“吨吨”几口喝完,须宁再次起身,快步去了三房的书房。
何氏出门时把厢房的门关了,须宁很容易就找到了何氏藏起来的钥匙,打开房门进了书房,“你自己挑,看用上什么自己拿。”
小山看奶奶的样子是真的让他随便拿,他快将四书剩下的三本和几本启蒙的书全拿到手,又找到了三叔淘汰下来的砚台墨条,一支毛笔,还有一沓草纸,接下来就万不敢动了。
须宁:“拿齐了?拿齐了就走吧。”
小山“哎”了一声,心里那叫一个激动,恨不得立刻回屋将这些书全抄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