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唐家小茶娘 > 第88章 事霸(第1页)

第88章 事霸(第1页)

广城码头的风波算是平息了,这寒冬腊月,不知卫城清欢茶坊,两家店铺生意如何?

唐清欢立在后院的老荔枝树下站了半晌,出来些时日,马上又要过年了。需得亲自回去探看一番才放心。

广城这边,码头漕运已然畅通,店铺经营也上了轨道,有江老板和江夫人照应,再留林傅盛在此坐镇几日,应是无碍。

她将此意说了,林傅盛自是无有不从,只道:“广城诸事有我,你且宽心回卫城,记着去我酒铺看看。。。。。”

唐清欢点头应了,林傅盛帮着替她理了理行装,叮嘱沿途小心。

第二日,唐清欢便登北归航船。

十日后,已是腊月中旬。

卫城的寒风,刺痛了她后背。这温差一时适应不了,裹着大氅急急叫了辆马车,向醉清欢驶去。

茗酥回头见是唐清欢,又惊又喜,忙上前见礼:“掌柜回来了!”

“嗯——近来茶坊生意可好。”舟车劳顿,一时热情提不起来。

“好着呢!这一月流水五百多两,客房天天满着。”茗酥精神劲十足,见唐清欢一脸疲惫,连忙问候她。

“掌柜的,这里有我,你就放心!每日,我也找些空闲时间,去那清欢茶坊帮你盯着呢!那账也没有多大问题,等林相公回来,自会明白。要不,你先回去歇息。。。。。。”

茗酥做事一向实诚、妥帖,这她倒是放心。不过,年关降至,紧接着又要去往北上。再是放心,也得将茗酥和刘管事手中的银钱,收一些走。又要吩咐他们,过年分些年货、红包,给辛苦一年的伙计们。

她细细看了,心下甚慰,点头赞道:“你费心了,这醉清欢打理得极好。这休息之事,先不忙!我要交待一些事情给你。”

茗酥被夸得面颊微红,低声道:“都是掌柜信重,我不敢不用心,有事你尽管吩咐就是。。。。”

唐清欢让茗酥将账目交给她查看,待茗酥拿了账,大致没有问题后,又让她将银两核算交给她。完了,说了些有关年关之事,交待给她去办,说是年关她与林傅盛就不回了,连着定琴居伙计的年节奖励,一起分到时账上记上一笔。

交待完这些,唐清欢回清欢茶坊时,顺便去了定琴居。这酒铺管事伙计,倒是如茗酥般实诚,账目上除了有错之处,手脚也是干净的。她也将年关的安排以及林傅盛暂时不回来的消息告诉他,嘱咐一定将店铺看好,有事可以去醉清欢找茗酥。

待唐清欢在定琴居用过午饭后,就回到清欢茶坊。

刘管事一见唐清欢,连忙将账本送了上来,态度沉稳道:“掌柜的回来了,正好将上月账务核算清楚,请掌柜的查阅。”

他招呼龙团为唐清欢送上茶水和点心,又吩咐了几个年轻女子,上前为唐清欢按摩肩背。

唐清欢抬头盯了一眼,不忙询问,待查阅账本后再说。

她翻开每一页账本,都比茗酥那边仔细。此前,林傅盛每日回到唐家小院,都要给她恶补账本核对法子,这简单的问题,她还是能查看明白的。

上月清欢茶坊的总流水与醉清欢的差不多,成本上就多出几个女子的工钱,她顿然明白,刚才上前给她按摩的女子,是做何用的。

“这账本倒是做得仔细,也没有问题。。。。。”抬头与刘管事对视,露出一丝欣慰。

“这按摩的女子,是你招呼来,伺候茶客的?”

“正是。。。。。之前去蜀地,见一些茶坊,有此类服务。甚是受茶客喜欢,经营流水也日渐高涨,故才自作主张,望掌柜的见谅。”刘管事态度诚恳,让唐清欢能感受到,他确实是在为茶坊生意作响。

“这是好事。。。。。刘管事不用紧张,账目没有问题,就请你将银子清点与我。”

刘管事颔应了,转身去了账房柜子,将银子取出递给唐清欢。

唐清欢清点无误后,又将年关之事吩咐给他,并说明年关的赏赐由茗酥负责。这些交待后,便回了唐家小院休息。

千里之外的广城,林傅盛却一时都停不下来,将清欢分号的生意搅动得热火朝天。

原来,林傅盛留守广城,平日除却核对账目,跟着江老板去各处番商谈生意,余下的功夫,常待在二楼临窗的位置,一边看书一边吃茶。

这日子久了,他渐渐觉出些不一样来。广城虽说文风也盛,但毕竟商贾云集,市井气更浓。那些走南闯北穿绸衫的富商、船老大,甚至是识得几个字的伙计,对‘茶典’里的品茶道理,听着是雅致,却总像隔着层什么,远不如卫城的读书人那般真心追捧。

茶行门口廊下挂着的刻了诗词的竹牌,路人大多匆匆走过,肯停下细瞧的没几个。

一日,林傅盛在茶市闲逛,听见两个茶客一边啜茶,一边嚷着:“昨儿喝的那‘水月茶’,劲儿真足!一碗下肚,汗都冒出来了,浑身舒坦!”

另一个嗤笑:“你懂个啥?这茶在文人眼里金贵着呢,讲究的是滋味里的清趣!”

“管它啥趣,喝着得劲就是好茶!”

林傅盛心思琢磨,想起了起唐清欢平日常说“茶终究是入口之物,百姓说好才是真好”。

他回茶坊后翻出‘茶典’,研究一些时日,将一些经典的话语,结合广城当地的文化,编出新词,如:龙团凤饼压得瓷实,藏过三冬仍带春。活火煎得松风沸,蟹眼初翻茶味出。山泉胜雪水,井泉逊江波等等。

编完后,再将这些词句,让工匠削竹片做成木牌,坠上红穗。

他吩咐伙计,将竹牌挂在门外长廊下,路过的商人、脚夫、街坊邻舍,都觉这些话既透着茶典里的门道,又带着广城巧趣。

三五天功夫,茶坊门口便常围满人指着竹牌念道,看久了便到茶坊内入坐喝茶,继续闲聊这竹牌上的广城茶词。

连平日在隔壁茶肆说书的先生,瞧出此处是人流聚集好地。每日午后便搬个板凳,坐在茶坊门外的长廊空地,取些茶词演绎成段子,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听众。

一时间,清欢茶坊分号门前热闹非凡。江夫人机灵,顺势推出几款便宜大碗茶,六文一碗。人气既旺,茶自然卖得好了。

来茶坊边听书,边喝茶的人,络绎不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