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彻执要亲征?”
得知这个消息的赵明珠和赵玉珠都是大惊失色,看着裴逸麟沉默地点头,二人才知他真的并非在说笑。
“储君亲征,局势当真如此糟糕吗……”赵明珠有些焦灼。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是大燕边疆沙场的局势已经到了如此惨烈的地步,那但凡有一丝家国情怀,就无法依旧高枕无忧。
裴逸麟摇摇头,声音也有些沉闷:
“堂堂副帅,竟然是奸细。这意味着一个相当了解大燕朝政、军务的人,将我们所有的缺点、漏洞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敌人。所以之前,柔辽敢肆无忌惮地挑衅我们——他们就是摸准了大燕现在支撑不起长久战。”裴逸麟说,“那奸细逃走之前还打伤了林必安……所以燕彻执坐不住了,急着亲自去边疆震慑柔辽。”
赵明珠沉默了。
“会不会打起来?”赵玉珠忧心忡忡地问,“大燕撑不起长久战,那能否战决?”
“……大抵是不能的。”裴逸麟道,他眉宇间不知不觉地染上了些惆怅,“一个王朝都撑不起的持久战,柔辽这种蕞尔小国,当然也扛不起。他们敢进犯,是因为背后有人撑腰。”
“如今他们对对敌人知己知彼,又背靠大山,自然是迫不及待与我们一战。”
“咱们不是开始推行新政了吗?他们都说新政成效相当快,百姓也觉着好。难道这些都不能支撑我们与之一战!”赵玉珠有些着急。
一场战争要花多少钱,要死多少人,要让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度变成何等的千疮百孔?
赵明珠却开口了。
比起赵玉珠的着急,她反而是出奇的冷静。
“新政的政令虽大刀阔斧,足够让大燕焕然一新,可是如今给我们的时间太少了,还不足以在战争前触及核心。且如今这些尚有成效的法子,也是先造福了百姓,对于充盈国库……杯水车薪。”
裴逸麟点点头:“你说得对。”看着眼前两个女孩都这般惆怅,他又强撑着打起精神来,“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咱们大燕可是百年国祚的王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付一个柔辽还是还是没问题的。”
赵玉珠叹了口气,显然没被这番话安慰到。
裴逸麟看着一言不的赵明珠,忍不住关切:“明珠,你……”
“如果开战,你也会去前线,对吗?”赵明珠话锋一转。
“天下兴亡,我岂能高枕无忧地坐视不理?我身为男子,到了那时,上疆场,保家卫国,天经地义。”
他答得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语气里满是坚决。
赵明珠转身,不言语。
这是她预料之中的答案,也是正确的答案,她应该支持他。
“从明日起,我每日都去佛堂,为大燕,为你——祈福。”
赵玉珠忽然觉得此情此景,他该走了才是。
“……你们聊,我去透透气。”赵玉珠说完,转身推门出去。
屋中只剩下裴逸麟和赵明珠二人。
“明珠,你支持我,对吗?”
赵明珠点点头。
“你相信我,一定不会有事的。”
“你说这些,是因为很快就会爆战事,你也很快就要奔赴前线了吗?”
裴逸麟被问得一愣,他摇摇头,又点点头。
“我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去南疆。”
“那在此之前,我们成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