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93章 北王丧志(第2页)

第293章 北王丧志(第2页)

北王府一进院的空地上搭建起了戏台。

彭刚一面听着戏台上正在演出的《大地主李广德》。

此剧描绘的是老佃户租种地主李广德的地,因荒年歉收,交不起八成的地租,借高利贷被驴打滚利剥削,最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故事。

李广德为数月前被彭刚公审处决,抄没家产的汉阳府大户之一,嘉庆十五年的进士,因其在汉阳府名气大,故而彭刚以他名字命名此剧。

剧情也并非彭刚信笔胡编,这样的事情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彭刚手里的剧目单上,还有他因时制宜改编的《借黄糠》、《收谷》、《白毛女》等戏剧。

“禀殿下,近来汉阳府乡绅多往汉阳县蔡甸走动,输运钱粮,蔡甸附近也在连乡勇,有图谋不轨之意。”湘南天地会出身,就任情报局副局长的刘统伟向正在看剧的彭刚汇报了近期在汉阳县搜集到的情报。

“胆子不小嘛,敢在汉阳县练团,主事的是谁?可曾查清了?”彭刚放下手中的剧目单,追问道。

蔡甸距离汉阳府府城四十来里地,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

“蔡甸戒备严密,近来连面熟的货郎都不让进,我们的人难以接近,尚未查清主事之人是谁。”刘统伟低着头,说话的声音也小声了许多。

“回汉阳继续追查。”彭刚说道。

“殿下,是不是让二团长下乡清团,以免让汉阳乡团成了气候?”刘统伟提议道。

“成了气候又如何?一群跳梁小丑罢了。”彭刚说道。

“你回汉阳城后告诉李奇,近来不要派兵下乡巡查,任由那些汉阳劣绅募练乡勇,让他们最后再闹腾些时日。”

彭刚巴不得汉阳府反对他的地主团练武装聚拢起来,好直接一锅端了省事。

这些地主团练武装分散各地、藏于乡野,分兵围剿反而更费神费事。

占据武、汉、黄、岳四府之后,彭刚没有进一步攻城略地,拉长战线,兵力还够用。

江夏县本地分到土地农民参军热情高涨。

以往是杨秀清他们在江夏县要漫山遍野,钻芦苇荡抓的壮丁,现在纷纷主动报名参军,参军之后还不用担心他们会逃跑。

彭刚现在有余兵余力收拾那些汉阳县不老实的劣绅。

“是,属下这便前往汉阳!”刘统伟领命退出北王府,前往长江边上的汉阳门渡口,准备乘船回汉阳城。

想到江夏县人参军的事情,彭刚偏头看向坐在他右手边,正津津有味地看戏剧的农会总会的总理事萧国英:“萧总理事,江夏县这些时日征到了多少新兵?”

农会成立后,彭刚在江夏县征兵没有再单独设立征兵办事处,江夏县是由本县农会负责宣传征兵宣传,拣选合格的兵源。

萧国英正看得入迷,没有听到彭刚说话。

一旁的彭敏碰了碰萧国英的胳膊,提醒道:“阿舅,三哥问你农会在江夏县征了多少新兵呢。”

反应过来的萧国英满脸歉意,忙答复道:“已经征满了三个营,新兵都是符合咱们北殿要求的江夏县青壮,其实要征满一个团也没有问题,尚有很多江青壮想要投军,是否再征一个营,凑满一个团新兵?”

“江夏县本地丁口所剩无多,再征就要耽误来年的农事了。”彭刚想了想,摇摇头说道。

“三个营足够了,让何清风他们好生操练这些新兵,过些时日,带他们到汉阳去拿汉阳的乡团先练练手。剩下一个营的编制,留给汉阳的农民吧。”

按照北殿的编制,一个步兵营满编状态下是七百六十八人,三个营就是两千三百人出头,在江夏县征的兵已经不少了。再多征青壮,难免会影响到江夏县的生产。

“在江夏县没分到地的老广西,老湖南兄弟是不是安置在汉阳,让他们负责汉阳的农会事务。”提及汉阳,萧国英忍不住多问了句。

“汉阳县乡绅反心重,和咱们不是一条心,单靠汉阳本地的农民,恐怕办不起农会,还是要派些殿里头的军属到汉阳去才能镇得住他们。”

“汉阳县的农会由三舅专门负责,大舅专心总会这边的事情,襄助处理江夏县农会的事务即可。”彭刚说道。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农会又刚刚起步。

萧国英的工作已经够繁重了,再负责处理汉阳县农会的事务,难免顾此失彼。

彭刚决定让三舅萧国伟担任汉阳农会的分会总理事,专司汉阳农会事务。

至于没在江夏县分到田地的广西、湖南老人,以及在武昌战役期间加入北殿的三万比较新的成员。

彭刚确实有将他们中的部分人员安置到汉阳县当汉阳农会压舱石的打算。

萧国英说的也没错,汉阳县本地农民一来胆子较小,二来没有管理经验,靠他们确实办不起汉阳县的农会,既是办起来了,也是有名无实。

正说间,李汝昭步履匆匆地来到彭刚面前,向彭刚汇报说道:“殿下,左先生和郭知县来访。”

“迎左先生和郭知县入府。”彭刚对李汝昭说道。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