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84章 步入正轨(第2页)

第284章 步入正轨(第2页)

江夏清丈田地一事,由左宗棠亲自督办。

清田的半个月来,左宗棠忙得冒烟,彭刚已经有七八天没见过左宗棠。

“江夏县近半田地清地制好丈册,正在誊抄留乡册,最多两旬时间,江夏县的丈册即可制成。”步入西花厅,皮肤被晒得愈黝黑的左宗棠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微微喘着气说道。

彭刚瞥了一眼左宗棠满是泥污的裤腿和衣袍下摆。

不消说,这些时日左宗棠定是在田间地头四处奔走。

“先生请坐。月余丈一县,照此进度,明年春耕之前,我们不仅能完成在江夏县均分田地,汉阳县亦可着手开始清地。”彭刚欣慰地点点头,对于这样的进度,他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的。

丈册即草册,鱼鳞册(地籍图)和归户册(赋税册)便是在清丈田地所制成的丈册基础上进行编制。

“一百四十多人负责清地,江夏县在殿下眼皮子底下,且江夏县多为无主之地,江夏县的田地清丈起来自然要容易。”左宗棠接过李汝昭递上来的茶水,喝了一口茶水润喉。

“汉阳县承蒙殿下庇佑,被裹挟走的人少,汉阳的田多为有主之地,汉阳清地,绝没江夏县这般容易顺利。”

“此番清地,哪些人表现的亮眼?”彭刚问左宗棠道。

目前彭刚治下大部分地区的官职仍处于空缺状态。各地秩序依靠当地驻防的军队维持,民政则由军官暂署。

军队执政地方,终究只是权宜之计,彭刚不可能长期将地方行政权一直放手给军队。

各地的行政官员,最终还是要从江夏清地队这支文化素质较高,有一定行政经验的队伍里拣选。

“总的来说,还是殿下学堂里出来的那四十人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江忠信和谭绍光这两人,他们这两组清地又多又快。”左宗棠不假思索地说道。

“刘典和王旭焘他们呢?”彭刚颇觉意外,左宗棠是直性子,又非谄媚之徒,不至于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为了拍彭刚马屁夸大彭刚那些学生的表现。

“你和王老先生的那些学生,不是有不少在各自的县里六房当过差,参加过本县的大丈小丈么?怎么会不如谭绍光他们?”彭刚问道。

“刘典和王旭焘他们确实当过小吏,清丈过地,清地需组员互相协作。但在团队协作方面,我和王老先生的那些学生,不如殿下三期学堂出来那些学生。

殿下学堂里出来的那些学生,论文才不如湖南诸生远甚,字都认的不是很全,不过殿下的学生都服从组长差遣,很少争吵拌嘴,若有争执,也会开会商议。”左宗棠回答说道。

“比如说刘典,就是太爱表现,不顾及下面组员的感受,组员们都对他有意见。王旭焘倒还好些。”

“我知道了。”彭刚暗暗记下此事,同时和左宗棠提起了刘蓉的事情。

“小亮刘蓉,有经济之才,雪藏了实在太过可惜了。我欲效法军事学堂之制,办行政学堂,想请刘蓉出面当讲师,教授吏治之学。

左先生同刘蓉有交情,不知左先生能否出面充当说客?”

刘蓉于吏治、政教、民生、治安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尤其是吏治。

在给湘乡县知县朱孙贻担任幕僚期间,刘蓉协助湘乡县知县朱孙贻整顿过湘乡县的吏治,改革湘乡县的钱粮征收制度,废止了书吏中介,提升湘乡县征税效率的同时,还没加重湘乡县农民的负担。

朱孙贻的考核由此名列湖南各知县前茅,刘蓉在朱孙贻任内也一直被朱孙贻倚为左右臂膀。

单靠现在的一百四十来人,想要清丈完北殿目前实控的四府之地都不知道要猴年马月。

彭刚不可能只依靠这些人,必须想办法培训,扩大一支能写会算,具备基本行政能力,相对清廉的官吏队伍。

彭刚现在只恨人手不足,恨不得把自己一个人掰成两个人来用。

放着刘蓉这样的人才只能囚禁闲置,太过可惜。

彭刚希望左宗棠能出面说服刘蓉担任行政学堂的讲师。

“江夏清地一事已步入正轨,我肩上的担子也没那么重了,自当出面劝说一二。”左宗棠也为刘蓉感到惋惜,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千里之外的京师紫禁城东暖阁之内。

咸丰皇帝脸色铁青,默不作声地翻阅着他的奴才们呈递上来的秘折。

粤西匪肆虐湖湘,蔓延江南。

湖北武昌省垣被攻克,荆州满城失陷,荆州满城内四千八旗兵,连同他们的眷属包衣无一幸存,眼下安徽省垣安庆又危在旦夕。

这些一个比一个炸裂的消息接踵而至,压的咸丰喘不过气来。

此乃三藩之乱以来从未有之事。

思及于此,咸丰皇帝翻阅秘折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

总觉得连老天都在和他作对。

大清立国两百年来最为凶悍的乱匪,早不举事,晚不举事,偏偏在他登基的时候举事。

将他初登大宝时的中兴豪情消磨了不少。

粤西匪不灭,何谈中兴?何谈让大清江山万年?

阅毕和春的密折,咸丰的目光落在右手边,一摞厚厚的折子上。

只是咸丰没有没有要翻阅这些折子的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