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80章 江夏清田(第3页)

第280章 江夏清田(第3页)

“都是一群聪明勤快的后生,学东西很快,更何况有部分后生曾在桑梓地参与过田地的清丈工作,可以赶鸭子上架了。”左宗棠点点头说道。

“目下已是十月中旬,在明年春耕之前,至少要完成两个县的田亩清丈工作,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要耽搁了明年春耕。”彭刚语重心长地说道。

要想妥善安置好北殿的大部分军民,至少需要对两个县的田亩完成清丈。

武昌府的大部分地耕地目前处于无主抛荒的状态,必须赶在春耕之前对北殿军门完成安置,好让他们明年就能有所收获,后年就能照常纳粮,不必再完全依靠圣库供养。

武昌府的大部分人口都被杨秀清他们裹挟走了,清丈武昌府的田地,清的多数是无主之地,清丈起来相对容易。

汉阳府由于此前一直是北殿的实控区,多数人口得以保全。近来武汉三镇局势趋于稳定,原本外逃的汉阳人也逐渐回到了汉阳府。

后续清丈汉阳府的土地,所遇到的阻力和所费的时间精力肯定远大于武昌府。

武昌府的清田分地,能快则快。

“若循清廷之例,清丈一县之田地,组织筹备、履亩丈量、造册核算、最后到批复照。这些流程能用两年走完都算快,地方官干练有为了。”左宗棠信心十足地说道。

“不过咱们的那些小伙子干劲足,人也多,心里又都憋着一股做事的劲,咱们也没清廷那么多冗长流程要走。”

“借先生吉言。”彭刚信手翻阅着江夏县的鱼鳞册说道。

翌日,清丈田亩的工作正式开始。

参与此次清丈田地工作的一百五十名湖南、广西后生被分成十五个组。

为保证清田小组的工作效率,彭刚不仅给每个小组都配备了两头骡子拖运物资,以节省他们的体力。

还给每个清田小组都配备了一个组来自税警营的士兵,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协助他们清田。

清田小组的每个成员,也都分到了两件缝制有“田”字的棉质交领号衣,方便识别。

由三期学员组成的四个组的清田小组平均年龄最小,多是一群十六七八岁的后生。

个别几个后生童心未泯,在穿上新崭新的棉质交领号衣,收到清田所需的步弓和签标后。

以步弓为弓,以签标为箭,假装自己是弓箭手耍了起来。

“我们来耍个游戏,我来扮天军弓箭手,你来扮清军。”

“凭啥我扮清军?我要扮天军弓箭手!”

“你先扮清军,下回我来扮清军。”

“看箭!咻~”

“啊~我中箭啦~”

“你耍够了,轮到我啦!”

“你们做什么?要耍回学堂里耍去!”

直至遭到王大雷和郭崑焘的喝止,这几个顽皮的后生才老实下来。

左宗棠、郭崑焘在江夏县舆图上为每个清田小组划分好各自的清丈区域,各个清田小组便在税警营卫兵们的护送下,前往各自的工作区域,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清丈田亩的工作。

太平军主力的进展极为顺利,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

顺江东下,水陆并进的太平军主力便下九江,连克湖口、彭泽、望江、东流等沿江城池。

一路高歌猛进,如入无人之境,从江西打到了安徽境内,兵临安徽省垣安庆城下。

一时间,江南半壁为之震动。

面对太平军的凌厉而又迅猛的攻势。江南数省,竟连一支机动部队都拼凑不出来,只能处处被动挨打,望风而逃。

手握重兵的赛尚阿因岳州府两座清军大营为太平军所迫,巴陵至武汉三镇一线的长江航道又为短毛军所阻,只能在上沙府干着急。

面对各方急如星火的催促求援信件,心急如焚的赛尚阿不得不弃水路,走陆路,由长沙府浏阳过湘赣交界处的插岭关、前往萍乡,并于萍乡整军集结,马不停蹄地东进,试图尾随追击太平军主力。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