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77章 皆大欢喜(第2页)

第277章 皆大欢喜(第2页)

杨秀清的反应说明牛、农具、湖北军器局的工匠杨秀清能够满足彭刚的要求。

青壮、红夷大炮和火药,杨秀清则不是很愿意给,至少不可能按照彭刚提出的数量来给。

当然,彭刚所提出的数量确实也有狮子大开口之嫌。

但彭刚也没指望能从杨秀清这里要来这么多青壮、牛、农具、红夷大炮和火药。

只要杨秀清给北殿留足了恢复武昌生产秩序所迫切需要的牛和农具,青壮、红夷大炮、火药的数量可以谈。

“尚未宰杀的牛都留给七弟,农具只要是还没熔炼成铁水,打制成兵器的,也都留给七弟。”杨秀清皱着眉头,一脸为难地说道。

“七弟要如此之多的青壮、红夷大炮、红粉,我要从各殿协济不说。

我天军一路沿江东下,沿途的城池要攻略,江宁江南也得打,要用到许多兵和火器,四哥哪里去给七弟筹如此之多的青壮、红夷大炮、红粉?”

此番太平军主力乘船东下,各殿的牛主要作为肉食储备携带,而非用于拉车。

赶牛随军颇为费事,不仅费人手,还要提供草料喂养牛。

反正这些时日他们已经宰杀了不少牛制成肉粮,剩下的牛留给北殿也无妨。

农具的情况也差不多。

在武昌扩军之后太平军武器的缺口很大,光靠缴获已经满足不了太平军对武器巨大的需求。

大部分农具已经被熔炼成铁,打制成兵器,用于解决湖北新兵武器有无的问题。

至于军器局的工匠,沿途的南昌、安庆、江宁这些省垣,也有军器局。

他们可以从昌、安庆、江宁的省垣获得工匠,湖北军器局的工匠留给北殿也无妨。

其他的东西,杨秀清就不好给了。

“清妖的二三十万大军尽在湖南,不日即兵东下武昌,武昌府的百姓几乎尽数被各殿编入馆中带走。”彭刚向杨秀清诉苦道。

“若无足够的青壮,红夷大炮和红粉,北殿如何能守得住武昌空城?”

杨秀清起身来回踱步数圈,似乎是在心里清点盘算着各殿圣库里的那些家当。

思忖良久,杨秀清终于顿住脚步,说道:“青壮是各殿的命根子,四哥没法给你调,红夷大炮四哥让每殿给你凑四门,红粉给你凑四百担,如何?”

索要青壮本意是用来和杨秀清讨价还价的筹码。

彭刚此次来找杨秀清,主要目的是索要牛,农具,以及红夷大炮和火药。

千斤以上的红夷大炮这种重器,太平军保有量比较少。

各殿有多少红夷大炮,彭刚心里有个大概的数。

饶是得了吴三桂吴周大军埋藏在岳州府的百年老炮,攻占武昌又缴了武昌的红夷大炮。

北殿之外的太平军,全军所持有的千斤以上红夷大炮数量也只有七十余门。

彭刚一口气要走全军过半数以上的千斤红夷大炮。

即使杨秀清口头许诺愿给,其他殿也未必愿出。

让每殿各出四门千斤以上的红夷大炮给北殿,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至于杨秀清从湖北裹挟走的人口。

这些湖北人对太平天国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不高,只能中午裹挟,早晚会有湖北人跑回湖北桑梓地。

彭刚也没必要一直盯着他殿的青壮不放,他见好就收:“多谢四哥,我一定为四哥把守住天国的西大门。”

“兄弟之间说什么谢不谢的,你留守武汉三镇,往后咱们兄弟之间见面的机会就少了,陪我一起吃个茶点吧。”

想到往后见面的机会不多,杨秀清引彭刚到内宅,留彭刚吃茶点。

彭刚和杨秀清堪堪落座,早有婢女为他们递上了两杯已经泡好的本地通山茶,另有婢女紧随其后,端上了两盘麻色黄亮、起锣弦鼓边的合意饼。

啃了一口又甜又酥的合意饼,饮下一口通山茶,彭刚随口问道:“四哥,补天侯在九江那边进展如何?”

补天侯即杨辅清,杨秀清和洪秀全在武昌封了四个侯。

胡以晃以武昌一战的先登之功,受封护天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