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两个满编的步兵团,一个劈山炮营,一个水营如此之多的兵马攻打一个小小的湘乡县,收拾湘乡县团练。
罗大纲觉得有些小题大作了。
湘乡县团练跳梁招惹太平军,确实应该出手教训教训,杀鸡儆猴,让湘北地区的团练武装亲眼看看主动招惹左军和太平军的后果。
可也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这些兵马用于打府城都绰绰有余了。
彭刚不是一个冲动易怒,情绪化的人,用兵来十分理智。
实事求是的来讲,湘乡县军事战略价值不大,也不是特别富庶。
罗大纲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彭刚为何会如此大动干戈,针对一个县。
报私仇?
这个想法也很快被罗大纲给否定了。
和彭刚相处这么久,罗大纲也没听彭刚说过,有哪个湘乡人招惹过彭刚或者彭家。
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的不止罗大纲,周遭的高级军官们也觉得彭刚此举有杀鸡用牛刀之嫌。
当然,队伍里还是有人能揣测出彭刚的想法。
这两个人便是长沙府人左宗棠和郭崑焘。
八旗绿营不堪用,湘桂两省的团练限制已经解除。
比之绿营团练,往后经过正规训练的团练武装才是左军最大的敌人和威胁。
湖南团练,除却新宁江忠源等人所办的楚勇。
就数湘乡县老亮罗泽南、小亮刘蓉的湘乡县团练办得最好。
楚勇已是太平军的劲敌,再出一个湘乡勇,于太平军、于左军而言绝非幸事。
北王殿下高瞻远瞩啊,湘乡县团练还未成势,便已经能意识到的湘乡县团练将来必成心腹大患。
左宗棠、郭崑焘心底里暗暗赞叹道。
罗大纲对湘乡县团练了解没那么深,只是将湘乡县团练当做稍强一些的团练的对待。
同时,他也担心北殿分兵过多,引起杨秀清的不满。
毕竟眼下攻打长沙城才是太平天国一等一的大事,在衡阳的时候,杨秀清已经表现出对北殿的不满。
思及于此,罗大纲出言劝道:“殿下,区区一个湘乡县,属下亲自统带一个团去收拾他们便绰绰有余,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派这么多部队攻打湘乡县县城。分兵过多,恐误了长沙的战事,东王怪罪迁怒。”
“攻打长沙不缺咱们北殿的七千来号人。”彭刚语重心长地对罗大纲说道。
“大纲,清廷已经解除了湖南办团练的限制,往后操练成军的团练才是咱们的劲敌。
湖南三亮,湘乡县居其二。湘乡县团练办得比其他地方好,多半是罗泽南和刘蓉这两个人的功劳,必须将其扼杀于萌芽之中。
打湘乡县不仅要打下县城,更要消灭湘乡县的团练。罗泽南和刘蓉两人,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当地的男丁,尤其是读过书的男丁全都给我抓来裹挟带走,不愿走的,直接。,尤其是荷叶塘曾家的人,一个不留,你可明白?”
说着,彭刚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罗大纲闻彭刚之言,观彭刚之举止,总觉得今天的北王有些陌生。
可寻思着北王的决策从未有过失误,北王这么做自有北王的道理,还是接下了这一任务:“属下遵命!”
杨秀清催促彭刚引兵北上,协助太平军主力攻打长沙城的书信一封接着一封,急于星火。
彭刚估计多半是太平军主力这些天来攻打长沙不顺。
自全州以来,杨秀清对北殿的忌惮之心越来越深。
杨秀清能独自打下长沙,独居攻占省垣,为萧朝贵复仇之功,是绝不会容许彭刚染指长沙的。
没有过多的逗留,于湘潭暂歇三个时辰,彭刚便继续带着剩余的部队行船北上长沙。
翌日,罗大纲奉彭刚之命,整军溯湘江支流涟水西进。
七千余北殿士卒,浩浩荡荡,直扑小小的湘乡县县城。
湘乡县举县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