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一行人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
看完这篇出自彭刚之手的檄文,左宗棠表现得较为平静,觉得这是一纸中规中规的传统檄文。
长毛在檄文中所言,确实是实情。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新朝的口号也算高明。
看得左宗棠微微心动。
就是不知道这篇檄文的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创立新朝,另辟新天的能力。
郭崑焘则气得浑身抖,低声暗骂大逆不道。
看罢檄文,左宗棠转身回到打谷场,找到正在打谷场上训练新兵的王智:“不瞒着这位总爷,我们是受北王之邀,前往零陵一晤,奈何盘缠在长沙让土匪劫走了,能否劳烦诸位送我们一程?”
说着,左宗棠向王智出示了彭刚的信件。
王智一脸狐疑,上下打量着左宗棠又看了看信件。
王智虽认得些简单的字,不过彭刚的字迹他委实认不出来。
只得寻来二期学员出身的副连长,让副连长看看这是不是彭刚的字迹。
副连长览阅毕信件,字迹确实有点像彭刚写的,只是还不敢确定。
但当他看到信中的两副简略的小舆图时,副连长很笃定地点点头:“确实是北王殿下笔记,尤其是这地图,北王给我上课的时候,在黑板上画过世界地图,世界地图的轮廓,我还有些印象。”
确认了信件的真伪,王智二话没说,安排一个组的士兵,护送左宗棠一行人前往衡山县。
驻扎于衡山县县城的暂十二营营长王虎威获悉此事,给左宗棠一行人安排了艘船前往衡阳,经由衡阳前往零陵。
左军控制下的衡州府,确实要比长沙府更有秩序。
而且短毛并没有像传闻中的那般,沿途捣毁各地文庙。
左宗棠路过衡山县县城和衡阳城的时候,特地去看了看两地的文庙。
这两处的文庙,短毛不仅没有捣毁,还派遣卫兵保护文庙。
根据沿途所见所闻,饶是对“粤西教匪”敌意较深的郭崑焘,也不得不承认,左军确实是一支纪律严明,于民秋毫无犯的义军,看上去具有干大事的潜质。
朝廷若再不振作,拘泥于成例,怕是很难剿灭粤西教匪,至少很难剿灭短毛。
左宗棠途经衡阳的时候,彭刚正在零陵城的永州府府衙内接待一批新近来投左军的成员。
随着左军打下衡州府府城衡阳,《奉天讨满清鞑虏檄》张贴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
效果逐渐显现,现在来投彭刚的人,不仅只有天地会、矿工、贫农、流民这些底层劳苦大众。
寓居衡阳城的湖南安化生员李汝昭,亲眼目睹了左军仪容后,认为左军乃王者之师,对君昏臣佞、结党营私、上下相蒙、勒索乡民、不顾百姓死活的清廷失望透顶的李汝昭果断投了彭刚。
经过考教,彭刚见李汝昭文笔很好,遂留在身边当文书。
除了李汝昭之外,还有四名境况和李汝昭差不多的湖南生员,十一名湖南童生来投效。
虽说尚未有举人功名以上的士子来投,可不管怎么说,还是开了个好头。
至少证明湖南士子并非全部都是满清的拥趸,对满清统治感到反感,愿意舍命一搏的湖南士子还是存在。
喜人的是水营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壮大。
善操舟船,谙熟湘江水文情况的衡州府祁东县归阳木材、粮米商人唐正才毁家纾难,带着四十余艘大小船只和三百余名水手来投彭刚。
彭刚让唐正才负责协助罗大纲、陈阿九招募本地水手,以为扩充水营做准备。
善于造船湖南人许斌升亦是带资入股,彭刚也将许斌升安置到了艇营,专门负责改造船只。
左军在永州府、衡州府两府的形势可谓是勃勃生机。
通过天地会成员提供的情报,彭刚已经知悉新任钦差大臣赛尚阿已经进驻湖南省垣长沙,正在拢兵,准备出剿太平军。
历史上赛尚阿是太平军的老对手了,一路目送太平军从广西进军至江宁(天京)。
此公碌碌无能,指挥无方,胆小怕事,是官场上的老油条,并不知兵事。
赛尚阿是晚清典型的旗人大员。
如果没有旗人身份的加持,旗人又实在无人可用,钦差大臣的位置还轮不到他赛尚阿做。
从林则徐到李星沅、再到现在的赛尚阿,满清派来的钦差可谓是一位不如一位。
在战略上蔑视满清这个对手,不过在战术上还是要加以重视。
彭刚让罗大纲和刘统伟联系长沙天地会,搜集清军的情报,争取弄清楚赛尚阿带来的这些清军的具体部署。
不仅彭刚这边的形势一片大好,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他们那边也很顺利。
杨秀清的东殿兵马已经打下了郴州,完成了他的既定目标,正于郴州、桂阳州招兵买马,招贤纳士。
韦昌辉、石达开的辅殿、翼殿兵马也顺利拿下了宝庆府府城邵阳,沿着宝庆府境内的第一大江资江继续北上,并于宝庆府境内征兵募勇。
太平天国的实力,尤其是水师的实力,在湖南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当下的太平军如日中天,兵锋正锐,莫要说赛尚阿这个草包,就算林则徐复生也无力回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