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97章 另有所图(第2页)

第197章 另有所图(第2页)

彭刚检查了一遍陆勤的车架,见陆勤已经在车轱辘上做了记号,并用绳子测量出车轮的周长为一丈三尺七寸五分,挑选的人员也都是机敏伶俐之辈,同意了陆勤前往西门外同清军统帅假意议和。

“注意安全,机灵点,如果清军有不轨之举,马上回来,记住了吗?”临行前,彭刚特地交代嘱咐陆勤注意安全。

“殿下放心,属下心里有数,保证完成殿下的任务回来复命!”陆勤立正朝彭刚敬了军礼,毅然登上顶棚已经被他拆掉,以方便观察车轮的敞篷车。

登上车坐稳,两名身高相仿的健壮士卒迈着近乎相同的步伐拉着车往西门方向而去。

全州城内,全州知州曹燮培、湘营都司武昌显得知太平军左军要与他们议和的消息。

两人颇为意外,不知道左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曹燮培、武昌显两人带上亲随,匆匆从府衙赶赴西门。

曹燮培、武昌显抵达西门时,陆勤一行十二人已至西门前的护城河附近。

陆勤是打着议和的旗号来到西门附近的,随行人员又没有携带武器。

故而西门城楼上的清军兵丁团练没有攻击陆勤等人,只是保持戒备,监视着陆勤等人的一举一动。

“全州知州曹燮培何在?可敢出来与我一言?”

面对城楼上清军黑洞洞的铳口炮口,已经搭上箭矢的弓弩,陆勤的脸上没有丝毫畏惧之色,镇定自若地冲着西门城楼喊话。

一身马蹄袖官袍、辫微白的曹燮培现身西门城楼,神情冷峻,眼带血丝,俯瞰城下喊话的陆勤,冷声回应道。

“我便是全州知州,你是何人?”

曹燮培对左军的了解主要来自李孟群向广西各地地方官分享的教匪情报以及江忠源率楚勇途经全州返回新宁增募新勇时和江忠源的谈话。

李孟群和江忠源两人对太平军的了解都比较有限。

更遑论只接触过太平军二手信息的曹燮培。

曹燮培只知道教匪分为长毛和短毛,短毛为精锐教匪,为教匪各军中的左军。

短毛教匪的大头目为贵县童生彭刚和昔日的艇军悍匪罗大纲。

其他的信息,曹燮培所知无多。

“我乃左军一营营长陆勤。”陆勤回答说道。

“营长在你们教匪中是何职位?”曹燮培试探道,“比之彭刚和罗大纲,你的这官大否?”

“罗副帅之下,就数我的官最大。”陆勤有一句没一句地同曹燮培交谈着。

“曹大人,全州城已被我天军围得水泄不通,识时务者为俊杰。

曹大人身为一州父母,掌一州数十万生灵,还望曹大人心存仁心,莫要拿一城生灵,垫愚忠虚名!

我左军乃仁义之师,若曹大人开城纳降,我保全州阖城百姓性命无虞,秋毫无犯!”

曹燮培仰天大笑,朗声对陆勤说道:“陆逆,你可知道颜常山(颜杲卿)骂贼之舌?!张睢阳(张巡)守城之齿?!

我全州城两万生灵,人人皆有此心!人人皆具此胆!想破此城?除非从我曹燮培和这两万具尸骸上踏过去!”

陆勤有点文化,但他的历史知识相对贫乏。

陆勤连唐朝皇帝有多少个都不清楚,更遑论颜杲卿、张巡这二位知名度相对不是很高的唐臣。

他不知道曹燮培此语出自文天祥《正气歌》:为张睢阳(张巡)齿,为颜常山(颜杲卿)舌。歌颂安史之乱期间两位忠节不屈,城陷殉唐的两位大唐重臣。

曹燮培以颜杲卿、张巡自比,摆明了是想做大清的曹全州,流芳青史。

只是《正气歌》乃文天祥抗元被俘虏囚禁时所作。

张巡、颜杲卿所反抗的亦是有蛮夷血统的安禄山、史思明叛军。

效忠满清的曹燮培借文天祥之《正气歌》,自比张巡、颜杲卿,多少有些讽刺,不知这三位若是泉下有知会有何反应。

虽然不知道颜杲卿、张巡为何人,但曹燮培的后半句话陆勤听得懂:曹燮培不愿降。

“冥顽不灵!曹大人既铁骨铮铮不愿献城纳降,那就用尔等的肝胆尸骸,铺平我左军的登城之路!且看尔等的尸骸能铺几级!告辞!”

话说得差不多了,陆勤佯怒,调转车架,愤然转身回营。

“放铳炮!”见陆勤转身离开,曹燮培勒令左右朝陆勤一行人打冷枪冷炮。

陆勤方才说他在左军中地位仅在彭刚和罗大纲之下,肯定是短毛教匪中的大头目。

上帝会教匪起事以来,官军接连损兵折将,连提督都折了两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