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91章 真实水平(第3页)

第191章 真实水平(第3页)

“楚军的战力下滑的太厉害了。”

轻松拿下大墟,控扼住漓江航道,陆勤感慨清军越来越不禁打。

陆勤和楚军正面交手过两次,以前的楚军可没这么容易打。

“他们也不是楚军,是潮勇和闽勇。”彭刚一面走向已经易主的大墟,一面说道。

漓江上从清军乡勇手里抢到的船筏紧着运送人员和武器,马匹还未来得及运输过江,彭刚也只能踩着泥泞不堪的土路步行进入大墟。

潮勇和闽勇被划入向荣麾下,虽说名义上是楚军,但和以前向荣麾下的楚军是两码事。

“即使是潮勇和闽勇以前在桂平,也是主力部队的劲敌,在东边围了天军主力快一年呢。”陆勤仍旧感到困惑。

“今时不同往日,以往潮勇、闽勇依托乌兰泰的炮营作战。清军人多势众,铳炮齐全,打的都是顺风仗,优势战。”彭刚笑了笑说道。

“再说,以前带他们打仗的是林则徐,向荣和林则徐能比吗?”

林则徐坐镇桂平时期清军各兵种齐全,兵多将广,粮秣弹药充足。

人数优势和体系作战拔高了这群乡勇的上限,其实这才是清军精锐乡勇团练的真实水平。

陆勤转念一想是这个理,他们左军作战的时候。

如果有炮兵部队的支援,他们打起仗来底气也更足,更敢冲。

潮勇和闽勇或许是嫌带着炮撤往桂林太累赘,也或许是这些乡勇压根就没有炮。

从接战直至攻陷大墟,陆勤没见潮勇和闽勇过炮。

只有驻守大墟的本地团练放了几炮土炮。

左军占领大墟,后续还没来得及通过大墟撤往省城桂林的清军乡勇团练见大墟已经易主,不敢继续走漓江航道从容北撤,纷纷弃船丢筏,上岸走陆路绕开大墟而北行。

为了扩大战果,尽可能消灭更多清军的有生力量,彭刚只留了一个营和陆续抵达大墟的劈山炮连镇守大墟,看押俘虏。

余下的部队则带上从大墟买的口粮,追歼走陆路溃逃的清军。

彭刚攻占大墟之际,向荣带着大两千多号楚勇、镇筸兵,连同跟得上他的少部分潮勇、闽勇抵达桂林城文昌门下,朝城头喊话要求入城。

镇守文昌门的是向荣的儿子向继雄。

向继雄见父亲归来,大喜过望,忙下令放吊桥,开城门迎接向荣入城。

“短毛教匪最是狡诈,向都戎,是不是先看清楚,确认来者确系向军门,向藩台大人请示后再开城门?”把守文昌门的桂林协把总犹豫道。

上帝会教匪迫近桂林城,桂林城的守军早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早先雒容县县城就是因为雒容县城东门被冒充官军的短毛教匪诈开,才失守的。

坐镇桂林的劳崇光早就下了钧旨,严令各门绿营军官,不许轻易开城门。

无论开哪一门,都要向他请示,得到他的许可后方能开启城门。

“你觉得我眼瞎,连自个儿爹都能在大白天认错?!”

向继雄瞪了那名不识趣的守门把总一眼,喝令开门,迎向荣入桂林城。

守门把总无奈,迫于向继雄的淫威,只得战战兢兢地放下吊桥,打开文昌门。

向继雄是向荣之子,和副将和春关系甚密。虽然向继雄还只是个记名都司,却是桂林城内炙手可热的人物。

幸运的是来者确实是向荣。

向荣入浔以来经历许多,几度被太平军追击陷入危险之中,要不是跑得快,险些命丧黄泉。

得见向继雄,向荣老泪纵横。

虽说一路来十分狼狈,早没了提督应有的风采,至少命是保住了。

数月未见的父子俩相拥而泣。

得知向荣带兵进入了桂林城。

坐镇桂林的广西布政使喜出望外,离了藩台衙门,亲自前往城南的文昌门附近迎接向荣。

“有向提台在,桂林城无虞矣!”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的劳崇光紧紧抓着向荣的臂膀说道。

桂林城内的兵不少,但缺乏大将坐镇,向荣这位南疆大将的到来正好能够填补这一空缺。

“劳大人太抬举向荣了。”向荣不冷不热地回应了一句。

向荣错失围剿短毛教匪的良机,不得不抛弃平乐、荔浦,星夜兼程,北窜桂林城,搞得如此狼狈。

皆拜劳崇光和李星沅所赐。

劳崇光的一句话,没那么容易消融向荣心中的怨气。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