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不了解柳州府城马平情况的将领,认为既然太平军主力能拿下苍梧城,他们左军也能拿下马平城。
罗大纲、李奇亲自带兵侦察过马平城,他们的态度和其他左军将领不同,都不约而同地反对攻打马平城。
“马平城三面以柳江为护城河,马平城绿营陆营、水营兼备、八里三分长的城墙全部包砖,我沿柳江侦察的时候,城里还有清军炮兵施放重炮驱散我们。”罗大纲率先言。
马平城是柳江三面环围形成面积2。3平方公里的半岛军事要塞,确实极难攻打。
历史上,受太平天国影响起事的大成国大成军,攻广州不克,转而西进广西。
沿途较为轻松地拿下了肇庆府城,桂平府城,并以桂平府城为都。
但在咸丰四年(1854年)打柳州府城马平的时候却吃了瘪,以土炮轰击马平城整整十个月都未能破城,足见马平城城墙之坚固。
虽说大成军未能拿下马平城,有时任广西巡抚劳崇光,即现在坐镇省垣桂林的那位广西布政使,调度得当的功劳。
可马平城城坚难破,挫败了大成军的锐气,为劳崇光争取到了调兵驰援的时间,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彭刚倒不担心坐镇省垣桂林的广西布政使劳崇光派兵驰援。
他巴不得和清军打野战呢。
彭刚所顾虑的是左军要花多少时间,多少代价才能拿下柳州府城马平。
如果要付出代价太大,柳州府城马平也不是非打不可。
彭刚向来也不执着于攻城略地。
“罗副军的意思是不赞成攻打柳州府城马平?”彭刚偏头看向坐在他身侧的罗大纲。
罗大纲作为左军副军帅,是左军中仅次于彭刚的二号人物。
也是左军中为数不多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
“我不赞成打马平城。”罗大纲沉吟片刻,还是点了点头明确表态不赞成打马平城。
“可我们在象州没得到多少粮食,阿毅说我们的存粮照当前的吃法只够吃二十天。”渴望建功立业的萧国达则倾向于攻打马平城。
当然,萧国达主张攻打柳州府城马平并非完全出于私心。
更多的是出于左军越来越大的后勤压力。
太平军主力打下了苍梧城,解决了至少一个季度的粮食问题。
左军的存粮莫要说支撑一个季度,一个月都撑不到。
“你有把握在二十天内打下马平城吗?要是二十天内打不下马平城怎么办?”罗大纲同萧国达唱起了对台戏,反问道。
萧国达是彭刚的小舅,红莲坪时期就协助彭刚在红莲坪山场烧炭卖炭,是左军的元老人物之一。
虽然目前萧国达只是营长,但和萧国达平级的老六营营长都得卖萧国达几分薄面。
只有罗大纲是带艇军入股,战功也拿得出手,没怎么把萧国达放在眼里。
“主力部队能在十天内拿下苍梧城!我们左军亦可在二十天内拿下马平城!”萧国达回应道。
“苍梧是商关,马平是军镇,苍梧没有重炮,马平有重炮。二者有可比性吗?再者,为了拿下苍梧城,主力部队伤亡也很大。”罗大纲常年往返于粤桂两地兴走私之事,私盐没少卖,经常出入苍梧城。
参会的人员中,数罗大纲最了解苍梧城的情况。
苍梧城是广西境内商贸最达的商业城市,各个城门门口都有大量的商铺民房。
城门附近的这些民间建筑,能为攻城的太平军提供掩护,减小伤亡。
马平城是比较纯粹的军事要塞,并不具备苍梧城的那些对进攻方有利的条件。
马平城不仅可选择攻打的城门少,城墙更高,护城河更深,光是重炮,就够攻城的部队喝一壶的了。
而且根据罗大纲的侦查,马平城的清军守军人数很多。
具体的数目罗大纲没有侦查到,但罗大纲可以肯定柳州府城马平的守军肯定要比梧州府城苍梧多出好几倍。
尽管金田团营令之后,清廷先后征调了不少柳州兵进入浔州作战。
可毕竟柳州协的绿营基数摆在那里,再调,留守马平城的柳州协绿营人数也比苍梧城多得多。
更何况听说马平城内还有没来得及进入浔州府,滞留于马平城的大量客兵。
若再加上当地的团练,马平城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不打马平城的话,粮从何来?”萧国达反问道。
本章完